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无底线直播就该严惩不贷
  ■ 苑广阔
  男子随意追逐、拦截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不特定多人,给他人强行观看不雅视频,2025年1月26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这名网名浪浪的主播被上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同年4月27日起诉至法院。近日,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办案的检察官认为:浪浪为追求刺激,随意追逐、拦截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不特定多人,给他人强行观看不雅视频,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破坏了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10月13日上观新闻)
  网红浪浪的“行为艺术”从马桶吃泡面延伸到西湖边强行播放不雅视频,最终在法律的庄严判决中戛然而止。七个月的有期徒刑,不仅是对一个迷失个体的惩戒,更是对这个流量至上时代的一记清醒棒喝。当猎奇成为货币,底线沦为代价,这场闹剧背后映射的,是整个数字伦理生态的危机。
  浪浪的堕落轨迹犹如一部当代数字文明的病理切片。初始的旱地游泳、泼面粉虽粗俗却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随着“打赏经济”的异化驱动,其行为迅速滑向道德深渊。从马桶中捞食泡面,已然是对人之尊严的彻底抛弃;而将不雅视频发送至家族群,更是亲手斩断了人伦情感的纽带。最令人发指的是,他竟在公共空间强行向未成年人展示淫秽内容,这已不是简单的博眼球,而是对文明底线的悍然践踏。
  这场闹剧折射出直播经济的深层悖论——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内容生产者便陷入了一场没有终点的底线竞赛。在算法与流量的合谋下,“抽象文化”逐渐异化为一场没有规则的行为失控,任何能够刺激多巴胺的极端表演都被明码标价。粉丝的打赏与煽动,平台的默许与纵容,共同构筑了一个扭曲的价值体系,让浪浪们在这场狂欢中逐渐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然而法律的红线从来不是虚设的装饰。检察机关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精准地揭示了此类行为的本质危害——它不仅侵犯了特定个体的合法权益,更在深层次上瓦解了社会公共秩序的基础。当未成年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迫接受淫秽内容的冲击,当公共空间沦为满足私欲的表演舞台,社会的和谐根基便受到了实质性破坏。法律的及时介入,既是对受害者的慰藉,也是对潜在效仿者的严厉警示。
  浪浪父亲那句“做直播要有底线”的痛心告诫,道破了这个时代的核心焦虑。在技术赋权的表象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作为社会人的基本责任。真正的数字文明,不在于技术的先进程度,而在于使用者能否在其中保持人性的完整与尊严。
  当数字时代的喧嚣继续席卷我们的生活,我们更需要守护那些永恒的价值坐标——尊严、责任与良知。浪浪的教训警示我们,在任何时代,人之为人的根本都不应被虚妄的流量所吞噬。唯有在创新与规范、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数字文明的曙光才能真正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