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乡村开展工作。 ■通讯员 庭德洪
惠水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设立于惠水县好花红镇,这里是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桔之乡”,贵州惠水鱼梁河国家湿地公园暨惠水县鱼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也位于辖区内。
近年来,惠水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始终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到每一起案件的预防、化解中,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携手联动,共创机制、共建平台。在工作中庭、所之间局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解纷途径,送法上门,引导更多纠纷化在源头、解在诉前、消在萌芽,共同推动诉源治理“协同作战”走深走实。
联动调解暖民心 近日,惠水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辖区发生一起因打麻将致人猝死事件,事件当事人始终无法在赔偿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为此,惠水县委政法委组织当地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联合进行调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调和双方情绪,耐心释法说理,向双方当事人深入讲解法院审理类似案件的裁判依据和理由,说明进入诉讼程序后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在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平息纠纷。
此外,对于辖区内因婚恋、土地、经济等问题产生的各类纠纷,惠水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采取“提前预防、主动介入、及时化解”的工作策略,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日,该法庭与当地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前往翁金村处理一起因经济问题引发的跨村婚恋家庭纠纷,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并签订协议书。
止暴衔接护安全 法庭辖区内,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较多,在处理涉家庭暴力的纠纷过程中,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积极主动作为,携手联动,不断深化常态化合作联动机制,创建“调解+送达+帮教”工作模式。辖区派出所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时发布《家庭暴力训诫书》并告知法庭,法庭记录留存并作好预判工作;人民法庭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及时送达派出所,共同监督。
对可能出现暴力、极端情绪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法庭、派出所联动进行调解、送达并共同向当事人开展心理疏导。在法庭审理的一件因赡养老人纠纷中,因发现其子对老人有暴力行为,法庭向当事人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及时送达派出所,共同对当事人进行训诫、教育,后该案在庭、所的共同努力下,妥善得到处理。
多方协作助环保 因惠水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同时受理惠水县、长顺县辖区内涉环资案件,法庭在预防性、恢复性司法工作中与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多次联动开展生态修复活动。
同时,为贯彻落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涟江流域保护条例》,践行《黔南州全链条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若干措施》,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营造高效法治环境,2023年,惠水县人民法院(责任部门环境保护法庭)联合惠水县公安局(责任部门好花红派出所)、惠水县人民检察院在贵州惠水鱼梁河国家湿地公园暨惠水县鱼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试行“法官+检察官+警官”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发布《司法保护令》,指导当地村委会将鱼梁河国家湿地公园暨惠水县鱼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打破部门界限,联合搭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平台”,形成河湖保护治理合力,有效推动河湖管理保护见实效。
下一步,惠水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将继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不断完善联动解纷机制,不断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抓前端”“治未病”,共绘辖区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