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为教师减负莫成一句空话
■ 廖卫芳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责任人,理应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义务。但事实上,各种非教学任务却屡屡进校园,比如,统计学生户籍、统计参保情况、迎接检查搞卫生、动员家长打疫苗、代收家长人身意外保险费、催缴水费等情况,让不少教师被各种各样的非教学任务所烦、所困、所累。
  殊不知,让教师承担非教学任务,无疑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首先,会挤压教学时间、侵占教师精力。其次,过于频繁的非教学任务影响家校关系,不利于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其三,繁重的非教学任务也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并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可见,让教师承担非教学任务,弊大于利。
  其实,早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而且,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减负措施,但由于这些措施往往停留于文件中,并没有真正有效落实,因而,为教师减负往往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笔者以为,要遏制非教学任务进校园,切实为教师减负,还需多措并举,综合施治。
  首先,要完善学校非教学任务准入机制。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非教学任务“黑名单”,通过“黑名单”机制把非教学任务阻挡在校园大门之外;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教师承担的非教学任务进行全面清查,该清退的要清退,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
  其次,要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相关部门不妨通过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增强可操作性,明确教师工作职责范围和学校拒绝非教学事务干扰的权利和保障制度。
  其三,要建立健全投诉机制。相关部门要设立投诉专线,增设网络投诉渠道,保障教师被摊派非教学任务时,可以有正规且畅通的渠道提出质疑和反对意见,切实为学校和教师维护正当权益撑腰。此外,还要将教师减负清单纳入各级督导、督查内容,定期对各级党政机关和学校落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相关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党政机关和学校要严肃问责。
  如此,或许能让更多的教师从繁重的非教学任务中走出来,从而让教师专注于教育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主业上来。这样,为教师减负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