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上门体育培训”要防范“风险上门”
■ 何勇海
  话题回放
  “教练到小区上课”“在小区就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地点你说了算”……近日,一些网络社交平台上有机构或教练推出上门体育服务项目,引发关注。从推广内容看,这类服务主要面向4至17岁的青少年儿童,培训项目多样,有教某项运动技能的,有根据需求进行体能训练的,还有为体育考试突击备考的。据家长李先生说,“训练场地随意、教练资质不清、教学内容零散,这样的体育训练感觉像在‘打游击’。”
  随着体育科目被纳入中高考考试范围、中小学“双减”政策的落实,以及国家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培训需求旺盛,该行业也快速壮大。一些体育培训机构或教练推出“上门体育培训”服务,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新生事物。
  “上门体育培训”吸引家长的是省去接送麻烦,时间也更自主,这也是体育培训机构和教练们公开亮明的最大卖点。不少给孩子报过多个培训班的家长,常常感慨“节假日和孩子像‘赶场子’一样,有时候一天要跑几个地方”,对精力实在是一大考验。若有两三个孩子,“赶场子”之忙更是可想而知,难免有“疲于奔命”之感。基于此,“上门体育培训”才会有市场。
  “上门体育培训”之所以成行,还得归功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齐健身设施短板。因此,不少小区基本都有运动设施,小区周边也有公园等体育场地,体育锻炼、培训场地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不过,该培训虽然便捷,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一,上门课程大多只能是带有体适能性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课程;其二,失去场馆优势,设备不齐全,师资也可能表现得不够专业,课程也难以标准化,效果恐难让家长满意;其三,比起在学校运动场馆和专业运动场馆,上门培训虽然灵活,但潜在安全隐患也更大,社会性运动场地和设施有可能不符合标准,如水泥路不适合奔跑和跳跃,露天运动场地下雨后可能湿滑、积水,都有可能对运动中的孩子造成身体损伤。
  由此可见,“上门体育培训”虽好,但要谨慎尝试、不宜贪多。据报道,鉴于天气影响、培训效果、人身安全等问题,有的培训机构仅仅将“上门课”作为“场馆课”的辅助产品来开发,家长们应理性看待。如果要选择“上门课”,家长更要查看培训机构是否正规,有无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老师是否持有证明专业能力的相关技能证书。
  其实,体育被纳入中高考,归根结底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所以,体育训练要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而不是让他们在文化课负担之外,新增体育培训负担。换言之,好身体不是突击培训出来的,平时的科学锻炼更加重要,常态化引导孩子们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将体育运动纳入孩子终身发展的必修课中,才会让孩子在人生的长跑中取得优异成绩并终身受益。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