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守好校园食品安全“大门”
■ 斯涵涵
  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某中心小学学生中毒事件;2022年天津某校外配餐公司被曝光存在安全卫生问题;2023年3月,广西玉林博白县凤山中学被曝菜馊、难吃……近年来,各地陆续曝光多起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触动社会敏感神经。
  实际上,从校长陪餐制到营养餐标准,从“取消校内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到《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校园食品安全,三令五申强调抓好校园食品安全,但随着学校生源的增加和学校寄宿制学生的增多,部分学校食堂管理的后勤工作社会化,食品安全隐患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威胁到学生身体健康,引发强烈关注。
  在大众认知中,学校食堂应该比校外餐饮店更加安全、可靠,更值得信任。但校园内屡屡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说明存在大量管理漏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品安全牵系着广大家长的心,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9年,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守好校园食品安全的“大门”,必须做到疏堵结合,多管齐下。所谓“堵”就是堵漏洞。各级监管部门要恪守职责,认真抓好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各校要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等一系列法规,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广泛听取家长委员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确保师生与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做好专项资金的分配及使用,账目日清月结,建立食品质量档案;严厉查处利用校园食堂中饱私囊的不法行为,用完备的制度、全面的监管把好学校食品安全的关口。
  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财政兜底作用。从现有的实践来看,由于乡镇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普遍存在食堂设施不全、用餐场所面积太小、管理人手欠缺等不足,将食堂包括营养餐外包出去成为常态,食堂管理的后勤工作社会化渐成趋势,这也使得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基层学校的实际困难,建立科学、可靠的配套措施,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多方位筹措资金,强化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
  此外,还要用良好、完备的后勤保障服务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日常需求,防范学校食堂服务质量差以及校内小卖部、超市取消之后的服务空档与短板,避免给师生带来不便、不快而引发矛盾纠纷。要加强食育教育,通过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这一特定窗口,搭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传递链,传播正确的食品健康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及家长学习健康营养知识、转化不良饮食行为,做好食品安全全链条保障工作,防止病从口入,逐步杜绝不健康、不安全食品走进校园,防患于未然。
  一言以蔽之,要让孩子们吃得健康安全,使家长放心、社会安心,“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缺一不可,加上必要的财政支持”,营造注重膳食平衡营养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才能牢牢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的“大门”。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