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胖东来招聘“刑释人员”不该被非议
  ■ 黄齐超
  8月10日,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关于招聘刑释人员的说明,强调公司在这些方面也不成熟,第一次这样招聘,先让中轻度犯罪的刑释人员加入到团队中,然后再逐步开放合理名额给中重度犯罪类型刑释人员。于东来也发视频回应:人无完人,都犯过错,歧视只会带来更大的矛盾和伤害。(8月11日澎湃新闻)
  一次犯错,就该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吗?当然不是。无论是犯错还是犯法,只要罪不该死,就应允许他们悔改,重新做人。刑释人员难以回归并融入社会,最大的障碍就是歧视。公众不该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刑释人员,而该帮助他们寻找工作、融入社会。
  找到工作自食其力,这无疑是刑释人员充满自信回归社会的第一步。胖东来秉持着美好的初衷,为刑释人员提供工作岗位。然而,胖东来的善举却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实在令人遗憾。
  一些网友认为,胖东来应当将招聘的刑释人员与其他员工区分开来,放在特殊岗位,因为刑释人员本身性格就极端,工作时容易闹矛盾,不能让其他员工和消费者承担试错风险。这样的担忧,似乎很有道理。不过,在笔者看来,胖东来应从隐私保护的角度出发,公平对待刑释人员,而不是将他们贴上鲜明标签,以泾渭分明的界限彰显他们与其他员工的区别。
  还有一些人认为,招聘刑释人员属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措施,胖东来大张旗鼓发出来,就是博眼球,有炒作的嫌疑。如此论调也不对。胖东来基于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对刑释人员开绿灯,这有利于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感受人间温暖。倘若所有企业都拒录刑释人员,仍以歧视的目光看待他们,只会造成更大的矛盾,无益于社会和谐稳定。
  刑释人员已成为合法公民,他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找到工作,自力更生,找回生活的自信。从这个角度看,用人单位对寻找工作的刑释人员,绝不该是一票否决的红灯,而应是允许他们尝试的黄灯。从这个角度看,胖东来大张旗鼓地招聘刑释人员,彰显企业用人的宽容和大度,不该被非议。
  刑释人员就业确实有禁区,比如教育行业、公务员等,这些岗位都不能录用刑释人员。然而,除了遵守从业禁止的“禁入”规定,以及一些敏感单位之外,其他的用人单位可以为刑释人员开黄灯,乃至开绿灯。毕竟,司法改造过的刑释人员,社会也应该给其奔向美好生活的机会。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