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产业大发展 “鲤鱼”自然肥
——兴仁市鲤鱼村探索文明乡风与产业发展融合新路径
风景旖旎的鲤鱼村,绿意盎然。记者 任莉 摄

  ■ 记者 任莉
  从兴仁市驱车约15公里,就到达了位于该市屯脚镇北面的鲤鱼村。一下车,青山环抱,小河蜿蜒,白墙灰瓦的苗家新居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进入眼帘。
  “走,我带你们先去看看‘和谐人家’,然后去养蚕产业基地。”听说记者要了解鲤鱼村的文明乡风建设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兴仁市屯脚镇副镇长、鲤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田锦华很是兴奋,一边领着记者走,一边介绍鲤鱼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故事。
  作为一个人口5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2.62%、苗族占70.88%的典型少数民族聚居村,十多年来,鲤鱼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鲤鱼村的嘱托,感恩奋进,将文明乡风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推进,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为“基”、文明乡风为“魂”的和美乡村特色之路,绘就了一幅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崭新画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田锦华带领下,鲤鱼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引进贵州苗西南饮品有限公司在鲤鱼村投资建水厂,全力做足做透“水”文章。如今,该公司的桶装水、瓶装水生产线有序生产,开发的“多彩贵州”“金贵之州”“苗西南”等瓶(桶)装饮用水系列产品,备受市场欢迎,直销黔、滇、桂等省内外。与此同时,鲤鱼村与公司建立分红机制,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向鲤鱼村村民免费提供桶装水,回馈群众。目前,该公司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群众千余人就业,
  “除了水产业,这几年,我们还发展蚕桑种植养殖产业。”参观完“和谐人家”,介绍了鲤鱼村重点产业后,田锦华带记者来到鲤鱼村蚕桑种植养殖大户吴贞琼家。
  鲤鱼村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这几年,在村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养蚕大户突破8家,种植桑树1000亩,种桑养蚕综合年产值超500万元。
  在位于村头的吴贞琼家蚕桑养殖基地,蚕宝宝正在“沙沙沙”啃着桑叶,一名村民正在帮忙捡蚕蛹。记者采访得知,勤劳吃苦的吴贞琼一家,如今靠“种桑—养蚕—加工”的全产业链,一年毛收入可达五六十万元,还提供十来个就业岗位。
  “当前,村里正规划建设一个上千平方米的现代化蚕业综合体,打造‘观光养蚕+非遗体验+产品展销’一体化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一棵桑树’的蜕变。”说起鲤鱼村蚕桑种养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田锦华难掩高兴。
  产业兴,旅游业也旺。依托民族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资源,鲤鱼村将农业资源、乡土风光、民族风情与旅游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一方面,沿河修建占地300余亩的鲤鱼生态公园,成功打造了3A级鲤鱼坝景区。另一方面,发挥苗族传统文化优势,将“刺绣”“飞歌”、板凳舞、“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功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目前,鲤鱼村有三星级客栈1家、宾馆3家、特色民宿2家、农家乐10家,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200余人,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达2000余万元。乡村旅游发展从弱到强,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愿景。
  2022年2月,鲤鱼村获评贵州省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产业发展了,村容靓起来了,文明乡风创建也要跟上。
  在田锦华推动下,鲤鱼村创新“人大代表+联户长+网格员”治理体系,建成黔西南州首个乡村“文明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传承民族文化积累积分兑换物资,成功扭转了村寨酗酒赌博等陋习。
  2022年6月20日,经鲤鱼村住户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村规民约》诞生了。“弘扬向上向善,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摒弃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自觉维护生产秩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村规民约实施后,鲤鱼村村民事有规范、行有约束。
  推广“积分制”破解治理难题、组建红白理事会减轻村民负担、发动乡贤组成调解队实现“小事不出村”、制定村规民约增强自治水平……经过系列行之有效举措,鲤鱼村村民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十余载奋斗,“鲤鱼”跃龙门。
  “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随着一块又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获得,鲤鱼村真正成为文明乡风“润”心田,产业发展“富”乡村的示范村寨。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看着一天比一天更美丽的鲤鱼村,作为鲤鱼村“领头雁”的田锦华表示,接下来,将在产业、文化和环境提升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夯实产业基础,深挖民族文化,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让村寨越来越和美。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