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平安贵阳
标题导航
劳动者的“清凉权益”,落袋了吗?
保障高温权益不能只靠提示函
高温津贴要“贴地落实”
高温健康保障绝不能少
共施“凉”策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普法课堂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施“凉”策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 丁恒情
每到盛夏,如何积极应对高温“烤”验,都会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我国多个省份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中暑人群增多,西安、武汉、青岛等地已出现热射病病例。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仍有劳动者坚守岗位,他们的身影成为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项目第一线,建筑工人挥汗如雨、辛勤工作,为创造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大街小巷中,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辛勤清扫,用心守护城市洁净……“桑拿天”“烧烤天”之下,他们以汗水诠释责任担当,书写着不服“暑”的奋斗荣光。用好“凉”策,切实保障劳动者“清凉权益”,不仅是在呼应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也能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现的是政策刚性,彰显的是社会温度。早在2012年,人社部等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了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做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从制度上织密高温劳动的保护网。与此同时,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第一项就是中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就要求相关地方与单位把问题想在前面,用好“避”的办法、“防”的措施、“补”的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心坎上,合力为他们遮阳解暑。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社会的清凉,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奋斗得更踏实。
关怀劳动者就是关怀生产力,保护劳动者权益就是保护生产积极性。为高温“烤”验劳动者遮阳解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四川省成都市印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室外工作时间规定;江苏省南京市开通12333热线、高温津贴投诉二维码等多个通道,方便劳动者维权;陕西省人社厅明确重点检查对象,加强对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当前,各地各部门正积极作为应对酷暑考验,切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多一点将心比心,多一点换位思考,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更加凸显。
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要把减少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保障其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当我们在空调房里躲避酷夏之时,请不要忘记这些直面“烤”验的劳动者们。他们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什么叫坚守付出、什么叫敬业奉献,他们值得掌声与喝彩。高温天气只有较短一段时间,但对劳动者的关怀应该是长久的。面向未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给予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更多更实在的支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不折不扣送到他们手中,才能真正为夏日里的他们撑起绿荫、带来凉爽,让每一滴汗水都得到呵护和珍惜,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