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消防
第06版:平安贵阳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评论
标题导航
弹性退休怎么“弹”?
尊重个体差异,让劳动者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坚持弹性原则,让劳动者权益得到更有力保障
兼顾公平效率,让延迟退休政策更稳“软着陆”
谨防“被弹性”,让制度美好初衷更好落地落实
年限弹性 待遇也应弹性
弹性退休 需多方同发力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被弹性”,让制度美好初衷更好落地落实
■余明辉
弹性退休政策的出台,旨在为地方落实延迟退休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关方面仍需谨防“被提前”或“被延退”等“被弹性”的现象发生。
所谓“被提前”,指的是企业或单位为了减少开支、吸纳年轻人、提高就业率等目的,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迫使老职工提前退休。这种现象,不仅损害老职工的权益,也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被延退”则是指在一些特殊企业或机构中,由于“招工难”以及不愿意承担新人培训等成本,企业更倾向于留用技术熟练或业务能力强的老员工,进而不充分尊重老员工的意见,强行实施延迟退休。这种做法同样违背了弹性退休制度的初衷,剥夺了老员工自主选择退休时间的权利。
为预防和破解这一问题,就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弹性退休详细落实操作规程或制度。
首先,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开和透明操作的基础之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清晰明了地掌握政策内容,包括弹性退休的条件、程序、待遇等。同时,对于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应明确告知其可能面临的养老金减少等后果,确保他们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其次,健全监管机制是保障弹性退休制度公正执行的关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执行政策的监督,防止企业利用政策漏洞强迫或诱导职工选择不利于自身的退休方式。对于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应严肃处理,确保政策公正性和权威性。
此外,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需要与就业政策、养老服务体系等相配套。延迟退休可能会对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力度,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等方式,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于选择延迟退休的职工,应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他们在继续工作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应有的养老服务。
综上所述,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职工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监管和宣传;相关企业应遵守政策规定,尊重职工的退休选择;职工则应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弹性退休制度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既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又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非恶意揣测某些企业或机构天然的不执行国家关于弹性退休的规定,而是说鉴于复杂的现实,有必要提醒相关方面要及时科学配套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让弹性退休制度的美好初衷能落地落实。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