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兼顾公平效率,让延迟退休政策更稳“软着陆”
  ■戴先任
  延迟退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国情。
  首先是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男女退休的年龄并不一样。男性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方可退休。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性,退休年龄在55周岁。这个退休年龄框架,始于1951年2月2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当时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而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8月29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比目前退休制度出台时,增加了近30岁。现有的退休制度,显然和目前的人均预期寿命已不匹配,很多人已到退休年龄,但身体仍然健康,还有继续工作的能力与意愿。
  其次,人口老龄化。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人口老龄增加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风险。延迟退休,也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的一项有效选择。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延迟退休需要一个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就更显稳健。现在《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正式实施,通过设置弹性退休制度,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工作发展情况等各方面综合考量,灵活选择自己的退休年龄。
  如果说延迟退休是政策的“硬骨头”,那么弹性退休则是其“软着陆”的关键。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要做到兼顾公平与效率,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权益。这样,才能够减少阻力,增强政策弹性,让延迟退休政策能够稳妥“软着陆”,从而更好体现公平公正,激发政策效力,也有利于改善民生,更好利国利民。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