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名师风采
第04版:区域 行业
标题导航
如何杜绝“问题校服”?
杜绝“问题校服”需落实制度
杜绝“问题校服”需加强监管
幼儿园“提前学无优势”是一种必要提醒
注重家庭正向引导 培养优良“数字公民”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重家庭正向引导 培养优良“数字公民”
■ 耿银平
话题回放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发布《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报告》,提出了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该中心主任方增泉分析,好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正向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家庭、家长和家风,应该在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10岁以下网民和10至1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3.8%和13.9%,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这个庞大的网民群体是否具备科学文明的网络建设能力、健康稳定的网络控制力等网络素养,对于整个国家的网络安全、网络未来发展态势以及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慎独好学,率先垂范,文明上网,优良的网络素养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给孩子带来积极的网络引领,家长要善于学习各种互联网新信息、新模式、新语言,让互联网在自己手里变成创造快乐生活的有力工具和良师益友。特别是面对各种键盘侠、网络毒舌、网络暴力的恶意蛊惑和进攻,家长也要始终坚守独立,不为所动,不为所惑,不信谣,不传谣,做“清网”“护苗”等网络优良生态的坚定支持者,成为清明的互联网终端,为孩子们树立正面的网络形象。关于如何使用互联网,只要家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孩子则会悄悄模仿,不知不觉便已经养成了科学文明、安全合理、健康优雅、严谨自律的网络素养,成为优良的“互联网原住民”。
家长也应注重有效的沟通技巧,学会共情,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感染、影响和提高孩子的网络素养。由于青少年大多规则意识差,自我中心意识容易膨胀,面对其各种网瘾上瘾行为,“过于上头”的家长如果总是居高临下、激烈对抗,虽是“为孩子好”,孩子却一点儿都不买账,稍有不慎,就会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两败俱伤,引发家庭矛盾。因此,开明的家长在治理管理网瘾等各种网络不良时,应选择温柔、坚定的沟通方式,在沟通中注重共情,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营造出相互协商、彼此尊重、共同进步的民主家庭氛围。孩子的想法受到了尊重,感受得到了满足,情绪得到了释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接受来自家长的说教和管理,促使青少年的信息分析评估能力、情绪管理和自律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等网络素养不断提高。
家长应当适时介入,对孩子上网行为进行合理管控。互联网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领域,其广泛性和便捷性使得人们容易沉迷其中,青少年也不例外。只是,面对这个科技神器,人们的依赖程度和成瘾程度是有限的、可控的,而不是信马由缰,为所欲为,因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因此,对于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成瘾行为,如游戏时间过长、玩不适宜的游戏以及与陌生人交流等,家长应当充分了解并全程监控,适时提出合理建议以及有效改进措施。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完全放手不管,甚至推卸管理和监护责任,把孩子推给互联网和游戏。家长应始终成为孩子网络素养教育中的陪伴者、引导者,通过家庭力量的贡献、家长经验的分享、家庭担当的展现,提高孩子对互联网的适应能力、网络建设能力以及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积极参与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孩子成为未来的优秀“数字公民”,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