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杜绝“问题校服”需落实制度
  ■ 丁慎毅
  如今,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学生穿校服,每位学生入校就要买春夏秋冬四季的校服,但一些学校校服贵且质量差成了学生家长吐槽的话题。
  校服作为中小学生的主要着装,有着学生的“第二层皮肤”之称。民革中央在2019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指出:全国中小学校近25万所,校服监督抽查等监管覆盖率不到1%,公众满意度低于30%;2021年11月,教育部回应《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规范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着力解决校服选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变相强制购买、价格偏高、款式品类过多、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2022年1月,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指出,校服的供给水平参差不齐,滞后于需求端的发展;8月,宁波市消保委公布的中小学生校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31批次网购自选校服中有22个批次不符合产品标准,达标率仅29%。
  “问题校服”的出现,症结在于制度落实不够有力,权力运行不够透明,拍板过程不够公开和民主。11月3日,云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校服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严格校服选购,严防校服采购中的腐败行为。学校不得一次性将中学、小学阶段校服全部采购下发;校服采购小组的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得低于80%;要会同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校服质量联合专项检查,及时反映有关校服质量问题线索,并定期向所辖学校通报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供货企业名单,明确不得向其采购校服。
  因此,只有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增加其透明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服务体系,才能确保学生们穿上安全、冬暖夏凉的校服。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还需要用市场促进校服向品牌化转型,通过主管部门释放更多市场机会,推动校服行业市场化变革,让优质品牌制胜。同时,还需要用市场促进校服向数字化转型,通过融合前沿的物联网、RFID、大数据等技术,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权力更透明,监督更方便。比如,扫一扫校服上的二维码,就可一键查询质检报告。只有让校园的教育环境更加“清澈”,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多方面的人才。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