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变异的培训班” 倒逼多元评价早落地
  ■ 耿银平
  话题回放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现象仍然存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334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0%的受访家长直言,“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存在,加剧了教育焦虑。其中,一线城市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焦虑感相对最强。专家认为解决校外学科培训的突破口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不以升学率评价教师,不唯成绩评价学生。

  其实,许多父母都明白,“变异的培训班”不仅会挫伤孩子的学习乐趣,加重孩子的抵触情绪,还会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家长为什么还非要逼孩子“使劲补习”呢?正如专家所言:“在教育评价体系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家长和学生对学科培训、学科辅导的需求是客观现实存在的。”因此,在批判“变异的培训班”的同时,更期待多元评价制度能早日实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善于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发挥特长,使其快乐无比,富有成就感。做到这一点,就是教育的巨大成就,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培养模式。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确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教育发展思想,为评价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多元评价制度的实施,知易行难。在幼儿园、小学等非升学阶段,采用这些评价制度,还能行得通,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多组织社团活动、研学活动等,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创造力和精神视野。然而,一旦面临初三或高三的关键时期,如果学校再实施宽松、自由、有趣的多元评价制度,家长们可能就会反对,因为高考录取的主要标准仍然是高分。为了能够获得名校或“985”高校的入场券,学生们不得不拼命刷题和补课,偷偷参加“变异的培训班”。
  令人欣慰的是,多元评价和录取制度已在有些地方尝试。比如山东首次试水综合评价招生,9所高校录取不唯分数,而是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考核,实施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式。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多元评价,和学生高考录取结果直接挂钩,倒逼家长和学校回归素质教育时代,摒弃“内卷式”学习。这是“向改革要红利”,也是对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等传统评价制度的大胆突破,值得借鉴。
  希望多元评价制度早日落地,为孩子们带来轻松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无限创造力,构建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届时,“变异的培训班”才有望慢慢退出教育市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