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守平安底线 护发展大局
——安顺市政法系统以法治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记者 范良丽 张永霞
  百舸争流的航空产业城里,政法委干部在开展法治体检;水雾缭绕的黄果树瀑布下,法官及时为游客排忧解难;绿意盎然的景区周边,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生态底色;熙攘热闹的网红街区,公安“潮汐式”警务筑牢平安防线;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司法行政“立执调”三端护航安心旅程……在安顺,每一段惬意旅程的背后,都有法治的温度在悄然浸润。
  循法而行,励精图治。“十四五”期间,安顺市政法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两城三基地”战略部署,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关键着力点,将政法职能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打出一套制度护航、精准服务、平安筑基的“组合拳”,构建起独具安顺特色的政法服务保障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制度先行 筑牢法治基石
  “多亏了政法机关帮我们排查出合同管理中的3个法律风险点,还给出了具体整改方案,现在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了!”近日,安顺某航空配套企业负责人拿着《法治体检报告》感慨道。
  这家企业曾因合同条款不规范面临潜在纠纷,安顺市政法系统挂点联系干部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法律专家开展专项“体检”,帮助企业完善制度、规避风险。
  企业的安心发展,源于安顺市政法系统精心构建的“1+2+4”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
  作为牵头抓总的“总指挥部”,安顺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政法机关护航联席会议制度,将分散的资源拧成“一股绳”,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护航合力。其中,涵盖《实施意见》《若干举措》的“1”套制度体系,为护航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开展涉案治理、个案化解“2”项专项行动,精准破解企业发展痛点堵点;落实挂点联系、法治宣讲、“法治体检”、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项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
  五年来,这样的制度保障不断织密筑牢。围绕航空产业城建设,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涉企法律服务清单,明确法检公司各部门职责分工,实现法治保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针对一流旅游城市建设需求,全市政法机关立足自身职能,推动《安顺市一流旅游城市促进条例》《安顺市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条例》“2+N”地方法律法规落地实施,让旅游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安顺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制度优势,从源头回应游客“安全游、放心游、满意游”的期盼。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全市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按照挂点企业需求,开展“上门服务”200余次,用脚步丈量企业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覆盖企业员工、商户经营者等群体,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15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成功调解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328件,为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制度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安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吸引一批又一批企业纷至沓来,全市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奔涌。
  精准服务 凝聚多元合力
  “法官工作站就在古城里,有纠纷随时能找到人,我们做生意更安心了!”安顺古城商户王老板指着街边的法官工作站标识说。
  作为安顺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安顺古城聚集了大量商户和游客,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西秀区人民法院在古城设立法官工作站,印发“法官提示”手册,与古城管委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纠纷早发现、早化解,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这是安顺市政法机关立足职能、精准服务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围绕“两城三基地”建设重点,全市政法机关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将法治服务送到发展最前沿——
  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执行、法治宣传、司法服务“三管齐下”,积极探索“法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在黄果树、龙宫等重点景区设立涉旅纠纷调解指导站,实行“能调即调、快立快审”;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调解平台”等数字化手段,为游客开辟绿色诉讼通道,破解异地维权难题。
  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文物遗产等领域专项监督,五年来共办理相关案件715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14件,让绿水青山底色更浓;在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上,推动修缮重点文物9处、保护非遗6项,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在旅游安全保障领域,排查相关场所121家,督促整改隐患,为游客筑牢安全屏障。
  安顺市公安局立足“警务前移”,在航空产业城设立治安派出所,创新警企联动机制,切实强化航空产业城社会面和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同时提供就近便利的服务;在重点景区、商圈设立警务室和报警点,严厉打击涉消费安全、市场秩序犯罪,让游客玩得安心、吃得放心、购得舒心。警航专班在全省率先建设低空监管平台,拓展“无人机+”警务应用,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安顺市司法局在执法规范化上下功夫,牵头整治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554个,创新跨部门联合办案机制,相关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文旅部案例库。聚焦旅游市场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行为,五年来办理旅游案件409件,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游客满意度达98.6%。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安顺政法机关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让法治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法治合力。
  创新治理 构建平安格局
   “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在‘化解超市’里聊一聊、调一调就解决了,不用跑远路、不用打官司,太方便了!”日前,西秀区居民陈大妈通过社区“化解超市”,成功化解了与邻居的楼道堆物纠纷。
  她口中的“化解超市”,是安顺市委政法委创新基层治理、助推“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的重要载体。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五年来,安顺市政法系统以平安建设为牵引,创新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多样复杂的特点,探索建立1125个“化解超市”,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同时,推动医疗纠纷、婚姻纠纷等9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让专业人办专业事,构建起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黄果树旅游区,探索建立旅游纠纷“菜单服务、链条联动、嵌入管理”调解工作法,实现纠纷接办快、化解准、管理早,高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在航空产业城,深化警企联动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厂区、解决在萌芽,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五年来,全市通过各类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数万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安顺市政法系统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紧盯影响群众安全感、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违法犯罪,开展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全市政法机关一体推进“打防管治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依法严厉打击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经济犯罪,有力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和市场发展环境。
  顺意,民之所望、服务之本。安顺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关切与企业需求,持续推出景区法官工作室、“潮汐式”警力调度等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措施。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顺的进程中,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如今,漫步瀑乡安顺,法治气息处处可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安定和谐,一幅平安与法治交织的生动画卷正蓬勃展开,政法干警用忠诚与担当深刻诠释“平安”“顺意”的内涵。
  绘新景,山河远阔;赴新程,道路明辉。展望“十五五”,安顺市政法系统将持续深化法治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政法服务举措,让法治成为产业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旅游体验最鲜明的特色、群众生活最坚实的依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安顺新篇章贡献更强大的政法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