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 记者 龙飘
近日,家住贵阳市白云区云城苑的陈女士反映,自己所住楼栋的电梯一年坏多次,最近一次坏了几个月,现在仍是停摆状态,只有单梯运行,有时甚至两台都会坏。家里有腿脚不便的老人,遇到两台电梯都坏时连出门都成问题,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长期只有一台电梯运行,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能协调维修电梯。
电梯“罢工”成常态 居民出行靠“爬楼”
11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云城苑小区,发现7栋电梯间共有两台电梯,其中一台电梯门口的围挡提示牌上写着“电梯维护中,请勿靠近”,另一台电梯可以正常运行。
“我们这栋坏的时间最久,有时候两台都会坏,好几次家里有亲友来串门都是走楼梯,非常不方便。”家住7栋的陈女士表示,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有时候都不敢出门,就怕电梯坏了回不了家,“之前有两次他们因为两部电梯都坏了爬不动楼梯,只能去亲戚家住。”
“物业针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记者问道。陈女士无奈地说:“物业提出要大家凑钱维修或者启用维修基金,但很多人都不同意。我们虽然愿意但是也没有办法,这个情况一直僵持着。”
小区中是否只有这一部电梯损坏?其余楼栋是否也有相同情况?
记者随机来到9栋的电梯间,有一部电梯口同样放置着围挡。“这部电梯是今天中午才坏的。”正在9栋1单元门口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坏了,直到今年六七月才修好,今天又坏了。”
记者来到8栋1单元,该栋与7栋情况相同,仅有一台电梯正常运行。该栋业主杨先生告诉记者,“电梯已经坏了六七个月了,现在只有单梯运行,很影响出行。此前电梯就坏过很多次,有时候一周要坏两三次。”
电梯为何“短命” 使用不当还是质量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云城苑小区从2016年交房至今不足十年,为何屡屡出现电梯损坏情况?
杨先生怀疑可能是电梯的质量欠佳,也可能是管理不当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电梯里什么垃圾都有,有葵花壳、水果皮等,甚至能看到尿渍,像个垃圾桶一样。”杨先生说。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云城苑物业处了解相关情况。当记者提出电梯损坏率较高是否是电梯质量问题时,物业工作人员称,“因为电梯长期损耗,加上单梯运行,损耗和负荷肯定高。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损坏原因均由维保单位记录。”记者继续追问此前记录的损坏原因时,工作人员表示,“记不清了,可能是因为卡梯,常有业主在电梯乱扔垃圾,或是长时间挡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这个情况而导致电梯故障。”
三套方案全遇阻 维修陷入“死循环”
损坏的电梯能否维修?物业有何措施?
物业表示,目前有多套电梯维修方案:一是启动住宅专项维修基金,二是交清物业费,三是由业主每户分摊费用众筹修缮,总费用约3万多元,平摊到每户仅需两三百元。
但是,三套方案均未获得足够业主支持。“今年我们已开展4轮意见征集,其中7栋1单元累计完成0户同意、67户拒绝;9栋2单元3户同意、66户拒绝、0户弃权。基本上都完全拒绝。业主普遍认为,维修电梯应由物业来承担。”
物业透露,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不足20%,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无力单独承担电梯大修及更换费用。目前,13栋已启动维修基金维修电梯,但其他楼栋因业主意见无法统一,维修工作难以推进。
物业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多次通过入户、电话等方式与业主沟通,甚至寻求街道协助,但是和业主仍未达成共识。目前,物业只能在电梯故障后第一时间通知维保单位抢修,保障基本通行。小区正积极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希望通过业委会搭建沟通平台,推动维修方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