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今日说法》主持人被骗是堂反课
  ■王琦
  “你说我这个天天宣传反诈骗的法制节目主持人也会上当受骗啊。”11月1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李晓东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近日,他被骗1000元购买茶叶。(11月3日红星新闻)
  作为长期站在反诈宣传第一线的媒体人,《今日说法》主持人李晓东竟在银行停车场被“豪车+茶叶展销会”的经典套路击中,这场戏剧性的反转恰似一记警钟——诈骗剧本从未褪色,它只是不断迭代,等待每个放松警惕的瞬间。
  李晓东的遭遇堪称教科书级诈骗案例:中年男子驾驶奔驰车,以“展销会剩余商品需腾座位”为由,将原价千元、现价200元的铁观音茶叶强行推销。从堆满后备箱的精美包装,到价格梯度式下降的谈判策略,每个环节都精准踩中消费者心理。这种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展会清仓”套路,至今仍在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等场景循环上演,其生命力源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当“豪车”“展会”“低价”三重光环叠加,理性防线极易被贪念冲垮。
  作为反诈宣传者,李晓东的警惕性本应高于常人。他在视频中坦言,当价格从300元降至200元时,“贪小便宜的心理占了上风”。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诈骗剧本的终极杀招不是技术伪装,而是对人性的精准狙击。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在此显露无遗——当1000元原价成为心理锚点,200元的“折扣价”便显得极具诱惑力,即便消费者明知可能存在风险,仍会选择“赌一把”。
  李晓东的“现身说法”恰逢其时。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进入“精准诈骗”阶段,AI换脸、虚拟货币等新技术被滥用,但传统街头诈骗仍占据相当比例。公安部“云剑行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破获的诈骗案件中,32%涉及“展会清仓”“扫码领礼品”等传统套路。这提醒我们:反诈宣传既要关注技术防御,更需强化心理建设。
  李晓东在视频结尾的反思一针见血:“人只要起贪念,距离被骗就不远了。”这句话道破了反诈斗争的本质。技术可以升级,剧本可以迭代,但只要守住内心的防线,就能破解所有套路。只有保持“贪念零容忍”的心态,才能让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剧本,永远找不到合适的“主角”。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