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视点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平安“摊”开来 法治“活”起来
六盘水:“警察蓝”守护“同心圆”
锦旗映初心 退赃暖民心
黔贵大地法治花开幸福长
把基层社区建成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基层社区建成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 本报评论员
电梯运行怎么样?单元门是否装有门禁?视频监控全域覆盖了吗?对于普通人而言,选择居住社区时,总免不了要思量这些“小问题”。“小问题”里藏着“大期待”,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社区是否让人放心、安心,直接关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日常,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幸福体验。
每一个家庭的需求都值得被满足,每一个居民的期待都值得被看见。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安居港湾,离不开法治护航。近年来,贵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推动社区工作理念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共治的“治理”转变中,将法治融入到社区工作各个环节,以法治之力守护百姓安居。如今,在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广场、公园、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一应俱全,群众“抬头见法、休闲学法”已成习惯;在修文县阳明洞街道幸福村,法律顾问被村民围着咨询的法治场景也已成日常;在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法治义务宣传队、巡逻队、网格员等,在居民心中早已成为亲人……随着法治的深度融入,无论是在广袤的乡村,还是在喧嚣的都市,人们期待的放心、安心的社区生活正在照进现实。
打造放心港湾,首在筑牢安全基石。安全感是所有需求的基石,一个安心的港湾首先必须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我省大多数的社区,消防设施、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实现定期检查维护,单元门禁、视频监控等基本实现公共区域全覆盖,社区民警、物业保安等力量常驻在岗,海报、视频等法治宣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安全基石日益牢固。然而,高空坠物、电梯运行故障等社区安全风险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都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并完善快速响应机制,细化责任清单,形成更加便捷有序的安全问题排查和处理机制,确保社区安全无死角。
打造安心港湾,重在织密服务网络。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生活共同体,居民的安居需求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等物理层面,还体现在治安稳定、邻里和谐、服务多元等诸多方面。随着我省各地综治中心的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推进,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法治力量纷纷下沉,“小事不出联户,大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的法治化调解路径正在各个社区越走越宽,人们享受到的社会服务越来越暖。实践证明,精准贴心的服务是安定人心、凝聚人心的关键。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服务上下更大功夫,持续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尤其要针对“一老一小”和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丰富多元的社会化服务,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品质化的生活需求,确保居民生活无忧虑。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迎面而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基层治理新任务,城乡社区服务建设也将被赋予更多新意义。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法治框架下,让尽可能多的群众需求都有对应服务,让每一个日常难题都能更好得到解决,考验着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社区中感受到安全、便捷、温暖,社区便会真正成为我们风雨中最坚实的依靠,成为每个人心中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