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兼职”拨打电话能挣钱?法官:别被套路了!
公开开庭审理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路倩)当你刷抖音看到“下班闲余,可做兼职”的信息时,会不会心动?如果不加分辨付诸行动,你就可能“刑动”了。诈骗分子通常会在互联网上通过发布此类消息招募帮手,要求帮手按照话术拨打电话等实施诈骗。近日,清镇市人民法院在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该校200余名师生参与旁听。
  2025年5月,被告人陈某某通过抖音App看到一条“下班闲余,可做兼职”的信息,遂主动与对方联系,并约定好“兼职”拨打电话所获好处。后对方电话联系陈某某,教陈某某拨打电话的话术,告知陈某某要拨打的电话号码。陈某某使用自己名下电话号码按照对方所教话术“您之前购买的网课是否还在使用,如果没使用的话,我这边给您办理退款”,连续3天拨打电话共计约3个半小时,非法获利80元。经查实,陈某某用其电话拨打被害人王某某电话,王某某根据来电信息下载相关App后,被诈骗214854.7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陈某某明知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为牟取非法利益,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通讯传输技术支持,情节严重。最终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违法所得依法追缴,上缴国库。
  法官表示,此次庭审旨在通过真实案例,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学生防范意识。轻松“兼职”要警惕,诈骗分子无处不在,手段层出不穷,不要抱侥幸心理,被蝇头小利蒙蔽双眼。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