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标题导航
助力社矫对象有效融入社会
“两长”同庭履职 亮剑职务犯罪
构建法治副校长履职新机制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屏障
分层递进 多元共治
乘客殴打公交司机,法官这样判!
“兼职”拨打电话能挣钱?法官:别被套路了!
分类广告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力社矫对象有效融入社会
——威宁司法局“五心”工作法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 通讯员 程军豪
为积极探索并全面推行以“公德心、守法心、敬畏心、自信心、感恩心”为核心的“五心”工作法,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围绕提升社区矫正质效核心目标,通过强化教育管理、精准帮扶,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有效融入社会,为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筑牢防线。
入矫启航+社会服务
威宁自治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从矫正对象入矫环节发力,扎实开展社区矫正“第一课”,聚焦行为矫正与价值观重塑,帮助对象快速适应矫正生活。同时,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对象参与未成年人关爱、森林防火宣传等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其在服务社会中修复社会关系、培育公德心。
在教育形式创新上,威宁自治县司法局将公益劳动与集中教育深度融合,例如海边司法所曾组织2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缅怀先烈改造自我”烈士墓祭扫活动,有效激发矫正对象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为其自力更生、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法治宣讲+案例警示
为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威宁自治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普法教育,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关于矫正对象义务、违反法律的后果等核心内容,并结合危险驾驶、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帮信罪等常见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对象时刻绷紧“法纪弦”,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
此外,威宁自治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毕节监狱、威宁自治县看守所等警示教育基地,组织30余人次社区矫正对象走进监狱“零距离”接受教育。对象通过参观监舍、禁闭室等监管区域,听取监规监纪讲解,以及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讲述犯罪历程,让矫正对象深刻认识法律威严,进一步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心。对违反监管规定的对象,该局坚决依法采取训诫、警告直至提请收监执行等措施,切实维护社区矫正严肃性与法律权威。
心理关怀+文化浸润
在强化法治教育的同时,威宁自治县司法局注重传统文化熏陶,组织矫正对象学习《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著作,将法治的“刚性”与德治的“柔性”有机结合。通过引导矫正对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反思过往行为、珍惜当下生活、感恩社会关怀,从思想深处杜绝再犯罪风险,筑牢思想防线,为其改过自新、积极回归社会照亮道路。
期间,工作人员结合日常走访,对摸排发现或主动求助的有心理困扰的矫正对象,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帮助其正视心理问题,掌握自我调适、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自我矫治积极性与矫正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实地走访3700余人次,为矫正对象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据悉,“五心”工作法实施以来,威宁自治县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显著提升,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降低,让更多矫正对象通过矫正顺利回归家庭与社会,为当地基层治理与平安建设注入积极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