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标题导航
排楼村绘就了自己的善治图景
图说新闻
搬迁群众从“住得上”迈向“过得好”
司法护航创新 赋能数字经济
雨季沙石冲入院坝起纠纷 法庭干警倾力调解化干戈
安顺市公安局西秀分局旧州派出所:用“小调解”筑牢“大稳定”基石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水市宝源乡一碗水社区探索“一体两翼”治理模式
搬迁群众从“住得上”迈向“过得好”
■记者 姚强
“以前搬来这里,总觉得和邻居不熟,有事也不知道找谁。现在不一样了,社区里有‘小区组长’调解矛盾,有‘乡帮会’送服务,我们住得越来越舒心!”赤水市宝源乡一碗水社区居民张阿姨的话,道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蝶变。
近年来,一碗水社区以“党建引领”为主体,“四题治理”和“文明实践・乡帮会”为两翼,探索“一体两翼”治理模式,让搬迁群众从“住得上”迈向“过得好”。
党建引领聚合力
“李叔,您再消消气,楼道堆杂物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咱们一起清理了,住着也舒服。”前不久,一碗水社区“小区组长”上门调解两户居民的楼道杂物纠纷,不到半天就化解了矛盾。
一碗水社区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构建“社区—网格—先锋岗”三级联动体系,促进基层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筛选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文明提调官”“法律明白人”等10名群众基础扎实、调解能力突出的“小区组长”,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邻里纠纷调解等热点问题,开展“院坝普法”“茶馆宣讲”等活动5场次,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助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氛围。
“小区组长”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争议等6起,化解率100%,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社区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四题治理”破难题
“小区绿化带该补植了。”“健身器材得定期检修。”……在一碗水社区议事会上,居民们围绕社区事务展开热烈讨论。曾经“公家事不想议,大家事不想管”的局面,如今已彻底改变。
针对“公家事不想议、大家事不想论、自家事不想管”的治理难题,一碗水社区坚守“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原则,依托“四议两公开”程序,将社会救助、殡葬改革等“公家事”,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大家事”,以及家庭矛盾、子女教育等“自家事”全部交由群众主导,增强群众参与自治主动性,引导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关键少数”率先示范,带动群众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十无一讲一提升”等专项行动,构建起“代表带群众、群众带群众”的社区共治链条。
截至目前,一碗水社区已召开议事会3次,协商解决事项8件,公开晾晒办理结果8次,推动群众从“站着看”转变为“抢着干”。
志愿服务暖人心
“阿姨,您的头发剪得还满意吗?”一碗水社区“乡帮会”志愿服务队的义剪摊位前,志愿者一边为老人剪发,一边唠着家常。旁边的文艺表演区,居民自编自演的舞蹈赢得阵阵掌声。
依托“文明实践・乡帮会”工作载体,一碗水社区组建百人“乡帮会”志愿服务队,下设宣传引导、文艺表演、后勤保障、民情收集、联防联治5个功能小组。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要求,服务队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五个领域”,集中开展“迎元旦・送祝福”“元宵喜乐园”“丰收节”等主题活动5场次,为群众提供义诊义剪、文体活动表演、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等“暖心”服务,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
同时,一碗水社区将“积分制”与“乡帮会”深度融合,居民参与的文艺表演、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纳入积分兑换,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兑换生活用品500余件,有效激发群众“赚积分、争先进”的热情,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打造幸福生活圈
“以前交医保要跑好几趟,现在在社区‘红色代办’窗口,几分钟就办完了。”社区居民王爷爷拿着办好的医保手续,连连称赞。
一碗水社区秉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理念,整合阵地资源,合理设置政务服务、党群活动、儿童游乐、阅览室等7大功能室,打造集“办事、学习、休闲、议事”于一体的“情感空间”。开通“红色代办”窗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代办服务500人次,真正实现社区成为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如今,走进一碗水社区,矛盾纠纷少了、邻里关系近了、群众笑脸多了,一幅“党建强、民心聚、治理优、生活美”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新图景正缓缓展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