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彭琼辉:以实际行动书写法律援助温暖篇章
彭琼辉(左一)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 记者 牟岚
  2024年,来自湖南众铭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彭琼辉,怀揣着对贵州这片土地的热爱,主动报名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通过选拔于当年9月来到毕节市黔西市从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刚从湖南长沙到黔西,这位年轻的律师怀揣着“要为当地群众做点实事”的朴实想法,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很快克服生活饮食差异等困难,全身心投入法律援助工作中。彭琼辉服从黔西市司法局统一安排,在黔西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将法律服务带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服务窗口,她耐心倾听每一位来访者的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法律难题,让群众“带着困惑来,揣着答案走”。
  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期间,彭琼辉努力提升当地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从2024年9月开始,她参与到当地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之中。她通过参与评查个案法律援助卷宗,找出当地卷宗薄弱点,评查结果出来后,在黔西市司法局举办的会议上向黔西市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宣讲《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随后,她与司法局同事一起起草并向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黔西市法律援助中心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指南》。
  “法律援助的意义,在于维护群众的权益,让更多遇到困难的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带来的温暖,增强法治的获得感。”彭琼辉说。在黔西市驻点以来,彭琼辉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件,其中刑事案件2件,民事12件。
  “要是没有彭律师,我这2万元加班费及补偿金,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要回来。”捧着追回的劳动报酬,黔西市居民熊某红了眼眶。原来,熊某自2022年9月起在某物业公司上班,该公司于2024年7月29日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熊某到黔西市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以及加班费用。
  在接受黔西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后,彭琼辉与熊某多次沟通,通过找到其部分上班打卡的照片和超出上班时间的工作记录,以此为依据申请法院要求该公司提供完整的打卡记录,若拒不提供,则该公司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该案最终达成调解,该公司于2025年1月25日前支付熊某加班费及补偿金2万元,切实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一年的法律援助之旅,彭琼辉以实干交出了亮眼答卷,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与广泛认可,还在一次次为受助者奔走的实践中,对法律援助“守护公平正义、传递法治温度”的深层意义,有了愈发深刻的体悟。
  如今,这段为期一年的法援工作已画上句号。回望这段特殊的征程,彭琼辉感慨道:“这一路,有翻山越岭的辛劳,有初到黔西时面对未知的忐忑,更有亲身践行‘守护公平正义’使命时的满满成就感。”她坦言,“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让自己收获良多,“它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也正视了存在的不足,更让我的人生在这段经历中得到淬炼与升华。”尽管此次法援任务已圆满结束,但她心中“解民忧、护公正”的法援精神从未褪色。“未来,我会带着这段经历赋予我的力量,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法援精神,在律师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尽我所能为更多需要法律服务的群众送去帮助与温暖。”彭琼辉坚定地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