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消防
标题导航
贵定县法院将“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开阳县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
砂石厂变压器被盗 黔西警方四小时极速破案
两面锦旗映初心 汇川公安暖民心
图说新闻
从源头防范 守生命底线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没钱”到“有钱”只差一场雷霆执行——
贵定县法院将“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 记者 罗翔
“机器轰鸣声还在耳边绕,可五年了,兄弟们的血汗钱怎么就拿不回来?”2024年初春,贵定县的风还带着凉意,张某某攥着皱巴巴的判决书,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张某某曾以为“没钱”是无解的死局,却最终在法律的守护下,等到了公平落地的时刻。那份看似单薄的裁判文书,藏着击穿“耍赖”壁垒的力量,也藏着对每一份劳动者血汗的珍视。
五年苦盼 血汗钱终遇法律“撑腰”
时间倒回2018年,贵定县域内某宗土地上,挖掘机的铁臂一次次扬起又落下,张某某带着工人没日没夜地挖土石方、平场地。季某某拍着他的肩膀说“工程款差不了”时,他没想过,这句承诺会拖成五年的煎熬。
“有的兄弟要供孩子上学,有的要还房贷,我总不能让他们跟着我白吃苦。”张某某跑断了腿、说破了嘴,季某某的答复却从“再等等”变成“没钱”,最后干脆失联。
在张某某走投无路时,贵定县人民法院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2023年,张某某走进法院起诉,法官仔细核对工程单据、倾听他的诉求,一字一句厘清责任。
2023年12月16日,判决书下来的那天,张某某盯着“季某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工程款49万余元及利息”的字样,眼眶突然热了。这不是冰冷的条文,是法律给劳动者的“定心丸”,是把“口头承诺”变成“法律义务”的底气。
张某某以为,有了这份判决,血汗钱能有着落了。可季某某的一句“判决归判决,我还是没钱”,又让希望落了空。
2024年1月23日,张某某带着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在贵定县人民法院的立案窗口,工作人员接过材料时说的那句“您放心,法律不会让胜诉者空等”,让他又燃起了期待。他攥紧了手里的判决书,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能为他和兄弟们讨回公道的“尚方宝剑”。
法律从不会漠视劳动者的付出,更不会让“耍赖”者肆无忌惮。
深挖细查 法律“火眼金睛”拆穿谎言
承办法官第一次拨通季某某的电话时,对方语气敷衍:“我真没钱,你们查也没用。”
之后,法官多次通知季某某到法院说明情况,他要么挂电话,要么干脆失联。线上查控显示,季某某名下无存款、无车辆、无有价证券;线下走访户籍地,只有一套被其他法院在查封的农村房屋,价值微薄。
“一个能开发商品房的老板,怎么会连几十万工程款都拿不出?”法官没有被表面的“无财产”困住。法官心里清楚,法律赋予的执行权,从不是“走完流程”的敷衍,而是“追到实处”的责任。
法律的公正,从不会因为“看似无解”就妥协;法律的严谨,更不会放过任何隐藏的“猫腻”。法官一边联系张某某了解季某某的过往经营情况,一边发动执行联动机制,向贵定县市场监管局、银行、知情人多方打听。
终于,一条线索浮出水面:“季某某好像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有股份。”法官立刻驱车前往贵定县市场监管局,查询窗口的屏幕亮起时,真相终于清晰——季某某持有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的股份,出资额高达80.683万元。更关键的是,他在2024年1月4日(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前),悄悄把股份转给了赵某某!
“这是典型的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法官拿着查询结果,语气坚定。
法律从不是“软柿子”,它像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着每一份隐匿的责任;更像一双“火眼金睛”,哪怕财产转移得再隐蔽,也能顺着线索找到真相。当天,法院就整理好证据,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法律的“猎网”,已经向拒不执行的季某某收紧。
法网恢恢 法律不会让正义迟到
2025年7月,贵定公安将季某某抓获。审讯室里,看着民警递来的股权转让记录、判决文书、执行通知,季某某脸上的嚣张彻底褪去,只剩下慌乱。
“我以为把股份转出去,你们就查不到了……”季某某低着头,声音发颤。他这才明白:法律的红线,从不是“能绕就绕”的摆设,那些以为能靠“小聪明”蒙混过关的侥幸,在法律的严谨面前,不过是自投罗网的愚蠢。
“法院的生效判决具有国家强制力,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民警的话,让季某某彻底慌了神。他连夜联系家人筹措资金,曾经口口声声说“没钱”的他,一夜之间凑齐了所有款项——490228元工程款、135000元利息和迟延履行金,一笔笔打到了法院的执行账户上。
当法官把执行款交到张某某手里时,这个年近五十的汉子红了眼眶,双手微微颤抖:“谢谢你们,谢谢法律!这下兄弟们的钱终于有着落了!”他当场出具了谅解书,不是原谅季某某的“耍赖”,而是感激法律给了他一个公道。这一刻,法律的威严与温度尽显:它用“雷霆出击”惩治了违法者,更用“坚守到底”守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它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能把“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的力量。
案件结束后,承办法官站在法院的大厅里,看着墙上“司法为民”的匾额,语气坚定:“法律从不会让正义迟到,更不会让耍赖者得逞。”
这起执行案,不仅追回了49万余元的血汗钱,更彰显了法律的光芒。它有“刨根问底”的细致,不让任何逃避责任的行为漏网;有“雷霆出击”的威严,让拒不执行者付出代价;更有“守护民生”的温度,让每一个相信法律的人,都能等到公平落地的时刻。
这便是法律的意义:它是弱者的后盾,是正义的底线,是让“欠债还钱”从道德倡导变成法律义务的保障。任何企图挑战司法权威、逃避法律责任的人,终会明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法律面前,没有“耍赖”的余地。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