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消防
标题导航
贵定县法院将“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开阳县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
砂石厂变压器被盗 黔西警方四小时极速破案
两面锦旗映初心 汇川公安暖民心
图说新闻
从源头防范 守生命底线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面锦旗映初心 汇川公安暖民心
本报讯(通讯员 罗小庆 陈宏筑)近日,两面承载着外地游客满满谢意的锦旗,被送到遵义汇川公安民警手中。锦旗虽小,却是对汇川公安的最大肯定。
“警察同志,我老伴儿走丢了,他81岁了,我们是重庆过来避暑的,对这里不熟,求求你们帮帮我……”9月1日下午,来自重庆的屈奶奶带着哭腔焦急地跑进汇川区板桥派出所求助。
接警后,民警一边安抚焦急的屈奶奶,一边紧急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迅速组织警力兵分三路展开搜救工作。一组迅速调取周边监控,寻找老人轨迹;二组走访周边商户、村民,收集线索;三组联动镇应急办、村委会,发动村民搜寻,并用大喇叭播报老人特征寻找。
考虑老人来此地避暑,或许偏爱僻静土路。搜救小组果断将搜寻重点转向僻静的土路沿线,挨家挨户走访,然多数村民表示没见过老人。
就在救援陷入僵局时,村口一位正在喂鸡的村民说:“下午三四点,我好像见过穿深蓝短袖的老人,问我去镇上的路,我指了方向,他好像没听清,转身往村后走了。”
三组警力迅速汇合,赶往林中的辣椒地。田间小路纵横,还夹杂着比人高的玉米秆,搜寻难度陡增。晚上11时20分,搜救已近6个小时,民警们终于在村后一处偏僻的辣椒地找到了蜷缩在地上的刘大爷。老人脸色苍白,身体虚弱,但还有意识。
夫妻二人相见,屈奶奶紧紧抱住丈夫泣不成声。屈奶奶眼眶湿润,用颤抖的声音说:“谢谢你们……没有放弃……”
几天后,屈奶奶带着家人和锣鼓队专程赶来,将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危难之际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
9月6日下午,汇川区毛石派出所接到了群众刘先生的报警电话:“警察同志,我们夫妻来这边旅游,在山里迷路了,还带着一个8岁的孩子,天快黑了,孩子又冷又饿,请你们帮帮我们……”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迅速组织警力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现场。望金山山高林密,草木茂盛。出警的民警辅警经验丰富,特意在沿途村民家借了两把柴刀:“这山里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不用柴刀开路很难进去。”
救援人员根据刘先生描述的进山路线和周边环境特征,划定了重点搜索区域。由于山路崎岖,车辆无法通行,救援小组成员们只能徒步寻找,一边呼喊一边仔细寻找任何可能的踪迹。
到了晚上,山间的温度会越来越低,救援人员的心都揪紧了:“孩子只穿着单薄的衣物,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就危险了。”
“找到了!在这里!”救援人员兴奋地呼喊起来。只见一家三口蜷缩在一起,孩子被抱在怀中。救援人员立即将带来的食物和热水递给他们。
终于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家三口,救援人员松了一口气。经初步检查,三人虽然受到惊吓且有些虚弱,但身体状况基本良好。稍作休整后,救援人员护送他们安全下山。
几天后,刘先生夫妇将一面写有“神速救援解危难、警徽闪耀护平安”的锦旗送到了毛石派出所。
两面锦旗,如今静静地挂在派出所墙上,诉说着警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对汇川公安来说,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夜坚守的承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