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从源头防范 守生命底线
——黄平县实现未成年人溺水“零发生”
志愿者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

  ■ 记者 常玥玥 通讯员 田浩呈
  走进黄平县重安镇黄猴村“儿童之家”,志愿者老师正指导孩子们画画,孩子们手握画笔,在纸上涂涂画画,格外专注。
  除了带领孩子们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外,志愿者老师们还承担着一项重要工作——在活动中融入防溺水知识,提升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的安全意识。
  “‘儿童之家’推行免费接送、免费午餐、免费辅导‘三免’服务,不仅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减少私自下水诱因,更从思想上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黄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通禄说。
  黄猴村的“儿童之家”实现了未成年人集中管理看护,有效从源头上杜绝溺水事故发生,这是黄平县创新方式方法,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坝的鲜活缩影。今年以来,黄平县紧盯关键环节,织密防护、安全、宣传“三网”,从源头上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全县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和溺亡人事件“零发生”。
  压实责任 织密防护网
  据了解,黄平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班成员协同抓”的工作格局,并根据黄平县实际情况制定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实施“四级责任包保制”——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区域、护林员及驻村队员包点,将责任层层分解、逐级压实。
  黄平县召开全县暑期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攻坚战专题会议,对防溺水工作作出部署。采取部门各司其职又协同联动,学校、家庭、村(社区)密切配合,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尽责、家庭监护、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实现责任无死角、监管全覆盖。
   源头治理 筑牢安全网
  “这里得赶紧装上警示标志,再放几个救生圈。”近日,黄平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排查时,发现某河流岸边比较湿滑,存在安全隐患。共同参与排查的乡镇干部接到反馈后,立即组织人员落实整改,迅速完成了警示标志安装和救生设备投放,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入夏以来,我们组织各乡镇对辖区内所有山塘、水库、河流、沟渠、工地水坑、废弃水窖等涉水风险点开展排查,并建立未成年人防溺水重点水域风险隐患台账,详细记录水域位置、水深、周边环境、隐患类型等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黄平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黄平县共排查出各类涉水风险点400余处,全部纳入台账动态管理。
  不仅如此,黄平县整合基层综治网格员、驻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组建126支水域巡查联防队,配备无人机17台,在全县21个户外游泳点安装AI摄像头,对危险水域开展“低空+地面”高频次联防巡查,及时发现并劝阻危险戏水行为。
  “以前靠人跑,一天最多巡查10个水域点,现在有了无人机和AI摄像头,一个小时就能把辖区内的20多个重点水域巡查一遍。”黄平县新州镇综治中心负责人杨勇深有感触地说。
  疏堵结合 织牢宣传网
  位于黄平县重安镇清江星月营地内的户外游泳亲水点游人如织,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快乐玩耍,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堵不如疏,孩子都喜欢玩水,与其一刀切的‘禁止’,不如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到安全、规范的场所游泳消暑。”据黄平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着力满足未成年人亲水需求,黄平县因地制宜,在具备条件的乡镇、中心村建设或改造公益性、半公益性安全游泳区域20余个,明确管理主体,配备专业安全员和救生设备,实现亲水活动集中规范管理。
  此外,黄平县委政法委还精心制作防溺水微电影等宣传视频,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循环播放,各乡镇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村广播每天播报防溺水知识。
  “现在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六不准’了。”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吴治刚说,“高频次地宣传让安全意识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老人们看到孩子往没有安全监管的水边去,都会主动喊回来。”
  下一步,黄平县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防溺水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线,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