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张琴:在乡村振兴中写下人大代表的履职印记

  ■ 记者 付先锐
  贵阳文旅火爆出圈,一盒盒印着“好一多”标志的酸奶成为游客手中不可或缺的打卡神器。尤其是被誉为“酸奶三剑客”的折耳根酸奶、猕猴桃酸奶、抹茶酸奶,不仅征服了无数游客的味蕾,更成为贵阳特色生态农业与文旅融合的一张闪亮名片。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女性企业家的坚持与智慧——她就是贵州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修文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张琴。
  作为人大代表,张琴深耕“一线办理”,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推动履职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履职”深度转变。她积极参与“三进”活动:进站接访听民声、进企帮扶解难题、进园区调研促发展,真正把群众的诉求转化为履职行动。在修文县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张琴推动联络站建立“三单”管理机制,通过“问题清单——交办清单——成绩清单”闭环管理,确保每一个民生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张琴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表示:“我们每年公益投入有一百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辖区土地租赁反哺、慰问孤寡老人、看望留守未成年人、资助大学生、支援灾区建设等。”这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展现了她作为人大代表的担当。
  作为企业家,张琴带领好一多走在绿色发展与数字赋能的前沿。张琴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她介绍:“我们现在有奶牛4000多头,相比历史最多一万多头,这4000多头全部是精品。”曾经,规模农场的牛粪牛尿污染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而好一多通过牛粪干湿分离发酵杀菌,大部分干粪作为牛床垫料,一部分还地还田;牛尿通过沉淀过滤后用作奶牛通道的冲洗等,沉淀出来的沉淀物发酵后用做粪肥,浇灌田地。此外,好一多还流转养殖场周边两千余亩土地,用于带动种植青储饲料,实现了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在包装方面,好一多采用天然的纸盒包装“新鲜屋”,将健康绿色融入产品基因。工艺上,进行节能减排的设备更新,装配智能化低耗能的设备一年能节约用电40万千瓦时、节约天然气6万立方米。在产品端,张琴带领团队聚焦贵州特色生态农产品,创新推出折耳根酸奶、猕猴桃酸奶、抹茶酸奶,这些产品不仅成为游客必带的伴手礼,更成功地融入了贵州文旅的发展,吸引游客打卡,火爆出圈,成为贵州文旅市场的一张新名片。同时,好一多还积极推动大数据赋能全产业链。曾经,好一多投入资金搭建起营销系统,成功实现客户端订货、配送及财务数据记账一体化流程。如今,在好一多“5G+全链接数字牧场”里,奶牛戴上“电子耳标”,耳标实时记录着奶牛采食量、活动量等信息,饲养员通过手机即可高效照护。公司大数据平台可实时对养殖、加工、配送、销售、用户等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应用,实现“以销定产”“以产定养”的智能定制化模式。
  张琴深知“企业源于社会,理应回报社会”。她创新推行“人大代表+合作社+农户”“人大代表+联络站+就业点”等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土地流转、种植青储饲料、参与产业链分工。近年来,好一多每年流转养殖场周边土地,发动农户种植玉米等青储饲料,累计促农增收3.5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次,发挥出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作为企业负责人,张琴还组织专业代表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免费开展技术培训,让多名群众实现技能上岗,把“代表履职”转化为“群众实惠”。
  “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张琴说,她将认真履职,扛起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中书写履职答卷。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