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喜看“凉都”新变化 建言献策谋新篇
——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侧记
在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公司调研。

在贵州札亚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座谈会现场。

在贵州水城铝业展示中心调研。

在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调研。

  ■ 文 /记者 任莉 图/通讯员 杨琳
  凝心聚力促发展,专题调研谋新篇。
  日前,围绕六盘水市“十四五”规划实施及“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中,人大代表们深入一线,考察六盘水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氢能产业、特色山地农业等发展情况,并在座谈会上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产业和人才支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言献策,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六盘水新风采贡献人大力量。
   看工业向新发展脉动
  走进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工地,只见厂房整齐排列、厂区洁净有序、管道纵横交错,让人不禁赞叹:原来这就是现代煤化工产业!
  “我们的理念是以‘循环经济’引领资源‘吃干榨尽’。我们瞄准‘煤焦氢’全产业链,将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经一系列净化回收深加工工艺,成为液化天然气、高纯氢、合成氨。而这些液化气,又为下游的硝基水溶肥项目等服务。”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勋介绍说。
  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是落实全省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是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富矿精开”要求,推动资源高效转化的省级战略标杆性示范项目。该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后,不仅预计可实现上百亿元年产值,带动上千人就业,还将树立新型煤化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行业标杆。
  同样是落实“富矿精开”精神的重要实践项目,贵州三强碳基新材料生产项目、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和贵州能源水城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等高新技术运用与绿色赋能,让代表们也为之赞叹。
  “我们将采用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建设单套产能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装置,15万吨/年改质沥青生产装置,15万吨/沥青熔化装置等。”在贵州三强碳基新材料生产项目建设基地,铲土机“轰隆”声不绝于耳,一片热火朝天景象。贵州三强碳基新材料生产项目总经理周志军表示,该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总产值50亿元,解决就业800余人。
  而采用国际先进的侧装超大容积捣固技术,利用全干熄焦、烟气及上升管余热回收、煤气精准加热等先进技术的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有效带动贵州煤焦化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主要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优于行业标杆水平,同时同步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设施。”在贵州能源水城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施工现场,代表们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65亿多元,投产后年发电量约65亿度,间接带动就业千余人。
  “科技含量高、循环利用率高、经济社会效益高、发展前景好。”调研中,大家一边认真听,一边认真看,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六盘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蓬勃发展脉动。
  见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刺梨,“凉都三宝”之一。刺梨产业,六盘水市特色农产业。近年来,随着刺梨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刺梨产业已成为六盘水市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新动能。
  此次调研,代表们先后走进的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公司。这两家是六盘水市特色农产业——刺梨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我们工厂正在改造的果蔬冻干项目,占地面积28亩,厂房3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最大程度保持产品的有效营养成分,有力推动工厂实现智能化升级与产业链条延伸。”六盘水市人大代表、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琼介绍道。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做好刺梨产品深加工,不断提升刺梨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让刺梨这一“山野珍果”实现更多变身,带动更多群众走上发家致富道路。
  刺梨干果片、刺梨饮片、刺梨牙膏、刺梨花蜂蜜、刺梨果酒……在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初好”)展厅,代表们被丰富多样的刺梨产品所吸引。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贵州初好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刺梨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初好收购刺梨8500余吨,助农增收5000余万元,间接带动就业4000余人次。
  “你们的产品都销往哪些地方?”“线上销售渠道怎么走的?”“公司自主研发情况怎样?”……
  “公司销售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模式,目前已开拓华南、华北、华东等八大区域市场,覆盖了全国170多个城市。”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并重,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2024年,公司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
  调研中,人大代表们与企业代表沟通交流、不断发问,详细了解刺梨产业品牌建设及销售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黔纺织印染产业园项目、贵州能源水城铁路货场专用线项目等建设现场,代表们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汇报、交流互动等形式,同样深刻感受到六盘水市以务实举措抓好“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决心和成效。
  谋发展之策贡献力量
  率先在全省开启新能源发展新征程;先后获评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城市、避暑旅游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任务通过国家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县县全覆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座谈会上,在进一步了解六盘水市“十四五”规划实施及“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后,结合调研所见所闻所感,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
  “建议进一步强化‘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发展思路,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建议立足资源优势,谋划刺梨有关加工项目,争取纳入省级‘十五五’规划。”
  “建议打造为国家级的低空经济发展区域试点,增强发展科技动能。”
  “建议加快构建人才引领驱动的人才制度,培育、引进具有国际一流,全国一流的创新能力、水平和效能的人才项目,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抢抓全国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转机,推动六盘水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建议以科技创新解山地之困,向科技要发展,以创新增效能,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促进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
  “建议利用好‘中国凉都’名片,围绕避暑经济,完善相关服务、设施,真正地让外地游客把六盘水当做第二个家。”
  ……
  从新型能源化工到工业强市,从山地特色产业到乡村振兴,从人才培养到完善教育,代表们为推动六盘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活动结束之际,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结合调研和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多献务实之策,多谋发展之计,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