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贺丽苗)9月5日,松桃自治县人民法院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苗绣未来”。
发布会现场,松桃自治县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对“苗绣未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整体情况进行介绍,并介绍“家长法学院”“家庭教育法庭”工作开展情况。“苗绣未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标识也在此次发布会一同公布。
该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情怀,推动品牌建设走深走实。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审判执行”推动法院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建立“针心向党 苗绣未来”党建品牌。深化院校合作,将“家长法学院”模式向更多乡镇、社区学校延伸,扩大法治教育覆盖面。拓展基地功能,在松桃自治县人民法院孟溪人民法庭等地复制推广“家庭教育法庭”成功经验,并探索建立线上“云端法庭”,提供更便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强化品牌内涵,持续擦亮“苗绣未来”司法品牌,加强案例总结与宣传,努力将其打造为在全国民族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
发布会后,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赴松桃自治县人民法院孟溪人民法庭指导“家庭教育法庭”工作。
9月5日上午,松桃200余名机关单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分管领导、学校思政教师代表及家长委员会代表齐聚一堂,走进松桃法院聆听开学“法治第一课”。法治课由松桃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田孟华主讲。
授课中,该院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苗绣”为喻,生动阐释家庭责任与国家亲权的内在逻辑。田孟华从“7+2”法律矩阵切入,详细解读我国现行《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7部国家法律,以及《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2部地方性法规,清晰勾勒出一张横向覆盖各领域、纵向贯穿全流程的家庭责任法网。
为让法治意识更入脑入心,课程结合“刘某某遗弃案”展开警示,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为在场听众敲响“责任警钟”。法官特别指出:“法院对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判决不是终点,而是推动家庭监护回归正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起点。”针对“家庭保护失灵时谁来兜底”的疑问,课程进一步介绍国家亲权的“六维守护”机制,明确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说家庭责任是苗绣作品的‘底布’,那么国家亲权就是穿针引线的‘丝线’。没有坚实的‘底布’,再精美的‘丝线’也无处落脚。”课程以这句形象的比喻,点明家庭与国家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协同关系,也引出“苗绣未来”的美好愿景——唯有家庭尽责、国家兜底,才能共同为未成年人织就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
课程最后,田孟华强调,保护未成年人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它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门需要耐心、智慧与协作的“刺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