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国际
标题导航
荔波茂兰法庭: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汇川:“法律管家”在身边 法治服务零距离
德江:检察建议规范出租车运营
图说新闻
无证从事废机油经营 五被告人被判刑
冉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暖流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汇川:“法律管家”在身边 法治服务零距离
本报讯(通讯员 伍会芳 陆云峰)“材料款追回来了!太感谢了!”日前,市民崔先生走进遵义市汇川区高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感谢帮其追回拖欠4年的200余万元材料款。
2020年,崔先生为一项目供应材料遭遇合同纠纷,对方拖欠巨额货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崔先生走进高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律师当即梳理合同条款,指导固定证据,并通过“后台分类办理”机制联动司法所启动调解程序。“不用多头跑,调解、援助全在站里搞定。”崔先生的感慨,道出汇川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闭环机制的优势。
这样的案例在大连路街道同样上演。法律顾问郭航铭用“民间借贷纠纷调解流程图”为颜某某厘清维权路径,40万元债务纠纷迎刃而解。“调解室像会客厅,律师讲话接地气。”颜某某说。
这些温暖的场景,正是汇川区构建“实体+智能”双驱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汇川区通过全区14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覆盖、“大数据+法律服务”深度融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2024年,线上法律咨询量同比增加25%。
走进规范化建设的服务站,“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标识格外醒目。汇川区司法局创新的“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资源,定期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坐诊”。“过去群众要跑律师事务所、跑法院,现在‘法律管家’就在街坊隔壁。”法律顾问徐中全说。
据了解,汇川区140个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率已达100%。在推进实体工作站建设的同时,汇川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大数据+法律服务”模式,依托12348贵州法网、贵州政务服务网、“法治汇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拓展基层法律服务边界,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2024年,汇川区通过“12348贵州法网”提供法律咨询1100余人次,网上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4件。
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汇川区司法局通过印制通俗易懂的民法典宣传折页、手册,在政务服务大厅、农贸市场、公共法律服务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定点发放,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让民法典宣传“入眼入心”。
汇川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整合行业资源,发挥法律服务人才优势,引入律师等法律服务专业人才,通过引导人才积极参与基层服务、搭建法律服务平台、畅通机构运行机制、梳理行业管理经验等手段,进一步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内涵。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