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在疏导车辆有序进入停车场。 ■ 记者 张斌
暑假旅游季,不少游客带着孩子来到爽爽的贵阳避暑,贵阳周边的旅游景区呈现出热闹火爆的景象。为做好对游客的安全服务保障,息烽县各景区景点内,民警们化身为旅游服务的“活地图”,努力践行“民警就是导游、警灯就是路标、执勤就是风景”的旅游警务理念。
这里有一流“警”色
“息烽县不仅风景优美,还有一流‘警’色,来这里旅游,我们很安心。”连日来,贵阳市息烽县南山驿站景区游客不断,来自重庆的刘女士等游客,在该景区欣赏到美丽风景的同时还得到民辅警的帮助,她们对巡逻执勤的民辅警纷纷点赞。
“警官,能帮我们拍张合影吗?”“好的,没问题!”游客李女士请在息烽县南山驿站巡逻执勤的民警帮忙拍张合影。
民警接过游客递来的手机,往后退几步说:“看镜头,别眨眼。”不到20秒钟,民警娴熟地找好角度,将清凉夏日的风景与游客的笑脸瞬间定格,为她们留下了在息烽旅游的难忘画面。
“好了,一共拍了3张,欢迎你们以后常来息烽旅游。”民警将手机递还李女士,她对执勤民警连声感谢。
“暑假季,来南山驿站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民辅警为游客指路、拍合影等便民服务已成常态。我们巡逻,还注重保护游客在的安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南山驿站巡逻的民警王焮说。
走在南山驿站景区,随处可见警容严整、装备齐全的民辅警,他们巡逻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格外醒目。见到民辅警认真巡逻,还不时服务游客,几名外地游客由衷赞叹:“我们首次来南山驿站旅游,看到有警察在身边,安全感满满。”
警务站全域辐射
8月7日下午,记者从息烽县公安局采访获悉,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息烽公安主动融入,发挥职能优势,以机制革新、科技赋能、服务升级为突破,构建“警种联动、警地融合、警民共建”旅游警务新模式,为更多游客做好全方位服务。
“在弘扬红色文化、助力温泉康养、守护山水田园、服务避暑旅居中,我们将警务站融合转化为景区文化点,以‘警随景动’的温情守护,让广大游客不仅感受到舒心、暖心,更能安心、放心。”息烽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每天参观游客不断。息烽县公安局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门在该地设立了警务站,将旅游警务辐射全域。
“大家游玩时,请务必看管好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谨防遗失被盗!”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民警细心地向过往游客进行安全提示与普法宣传,为平安旅途增添一份温馨提示。
无人机空中守护
近日,在县城通往一旅游景区的路上,民辅警在路的这端巡逻,而路的另一端有人正在拉扯,民警根据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精准指令,路面警力快速前往,及时化解了一起路人与游客引发的纠纷。
据了解,为让游客在息烽县安全旅游,息烽公安积极发挥无人机“跨空域、全方位、立体化”巡逻优势,监控人流密度、交通态势,通过实时回传的监控画面,有力支撑街面警力精准布防,让安全守护无死角。
“太感谢民警同志了!是他们帮助我找回了走散的小孩。”日前,王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息烽一处网红打卡点游玩,转眼间一个孩子不见了。王女士说,看到这里有很多民警在巡逻,孩子走散后她没有过度恐慌,后来,在地面民辅警及借助无人机空中巡查的合力下,很快找回了孩子。
操控无人机的民警说,无人机在天空巡逻,能弥补地面巡逻未能覆盖的区域,尤其湖区、河岸等水域及城区道路、公路沿线、公园等地,通过无人机巡逻,能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并快速指令处置。
短评:当漫步在息烽的红色圣地、温泉汤池、田园乡野……每次快门按下的瞬间,镜头定格的不仅是青山绿水间的灿烂笑脸,更有那抹令人心安的“警”色。
每年旅游季,息烽公安以脚步丈量风景,用科技赋能守护,将警察蓝融入绿水青山,让服务贴近四海宾朋。这不仅是秩序的维护,更是温情的传递,让安全成为可感可知的风景,让守护化作无处不在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