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际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周刊
标题导航
织金法院打出创新执行“组合拳”
平坝法院巧破僵局促复工
图说新闻
瓮安县强化检察履职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罗在艳:高墙内的“心灵摆渡人”
检护兰花分外香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制执结”变“主动履行”
织金法院打出创新执行“组合拳”
■记者 贾华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面对执行难题的复杂性与市场主体的新期待,织金县人民法院主动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以听证公开促双向沟通、以强制威慑树司法权威、以市场力量补司法短板。三大举措协同,打出创新执行“组合拳”,变“强制执结”为“主动履行”,变“两败俱伤”为“多方共赢”,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活水”。
搭建对话平台 让公正“看得见”
听证程序对于增进司法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案件高效办理具有重要意义。织金法院通过组织各方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让申请人与企业“面对面”算清法律账、经济账、发展账,从“对立博弈”转向“理性和解”。
织金某矿业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系列执行案件,因该系列案债权人众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债权人多次要求拍卖企业资产用于清偿债务,诉求期望值较大。织金法院决定通过召开听证会方式推进该案执行,并邀请县能源部门业务骨干参加。
在听证中,执行法官向参会各方充分介绍执行案件情况,详细了解该矿业公司恢复生产情况,并适时为双方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能源部门业务骨干向参加听证人员充分分析被执行人恢复生产的困难和进度,并预估被执行人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的时限。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也承诺待该公司正常生产后,将从销售款中拿出一部分资金逐步偿还申请执行人。
经向申请人进行释法明理并分别征询意见后,各申请人对被执行人现在恢复生产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认可能源部门的专业分析意见,一致同意被执行人通过分期方式逐步偿还欠款。通过这次听证,不仅涉案矿企恢复生产有望,申请人的权益保障也有了良好预期,该案办理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惩戒预警”先行 为权益“撑腰杆”
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绝不是无原则、无底线地弱化强制执行力度。织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果断措施,破除侥幸心理,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某公司申请执行毕节某能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执行人员全力查询,了解到被执行人在某银行有存款可供执行,遂依法强制冻结。
采取强制措施不是目的,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双方消弭分歧才是最优解。冻结期间,执行法官一边劝导被执行人从有利于双方企业后续合作的角度出发及时履行义务,一边进行严厉的释法说理,告知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及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主动缴纳了150余万元案款,该案得以执行完毕。
为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度,织金法院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支持,与公安、人社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执行合力,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式,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全方位信用惩戒,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法院还加大对拒执行为的惩罚力度,今年以来共将1000余名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和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20余人、罚款1人,有力震慑拒执行为,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破僵局促共赢 为企业“架桥梁”
织金法院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执行工作上不断亮新招,巧用“第三方代偿”寻求共赢模式,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通过为双方搭建沟通协商桥梁,以市场逻辑盘活资源、定制方案,让存有生机的民企解困松绑再出发,为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
范某、孙某某、贵州某贸易公司与邓某股权转让纠纷一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约定邓某分期支付范某、孙某某股权转让价款1400余万元,范某等人协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双方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争议,范某等人以邓某逾期支付转让款为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要求责令案涉矿企立即停止生产。
由于邓某在接手企业后已投入大量资金,若简单责令企业停产,不仅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多名员工面临失业,还可能引发上下游企业系列纠纷等衍生问题。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当事双方进行协商调处,但申请执行人态度坚决,不愿退让。而邓某也以范某等人逾期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且未完成前期税款缴纳为由提出执行异议,要求范某等人支付违约金并完成相关登记。双方剑拔弩张,对立情绪极大。
为尽力促成执行和解,执行法官通过“背靠背”调解方式,打消各自“不合理”预期。并积极组织召开听证,邀请税务、工商等部门参与,力求面对面协商推动该案化解。此外,主动与案涉企业当地街道沟通,寻求争议化解突破口。
2025年6月,织金法院积极组织三方进行座谈,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着力打消协议履行中的顾虑,最终达成由第三方公司从转让款中支付1000余万元给范某一方,相关人员负责配合办理股权变更等手续的代偿协议。至此,该纠纷得以彻底化解,并实现了多赢效果。
下一步,织金法院将坚持能动司法理念,不断创新涉企案件执行方式方法,为经济土壤注入“法治养分”,让执行既有“司法力度”更有“市场温度”,为地方营商环境建设作出应有的司法贡献。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