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8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记者 张斌)《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7月29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条例》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据介绍,2025年4月29日,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决定报请批准。2025年5月29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批准《条例》由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条例》印发为贵阳贵安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指引,标志着贵阳贵安算力产业发展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新阶段。《条例》分总则、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应用、服务保障和附则,共五章32条,主要有五大特色:
  全国首个法定定义,填补立法空白。针对国家层面尚未明确“算力产业”定义的空白,《条例》立足贵阳实际,结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意见建议,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算力产业”内涵,其涵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研发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应用及安全保障”等全链条体系。
  开展协同立法,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推动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促进算力产业规模化发展,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与安顺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同步起草、同步调研、同步报批、同步实施”四同步要求,采用“条例+决定”的立法模式(即贵阳市出台《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安顺市制定促进算力产业发展的立法性质决定)开展区域协同立法。
  锚定“智算优先”,打造全国智算产业新高地。结合贵阳贵安“智算”资源优势,《条例》第九条提出“算存一体、智算优先”的科学布局原则,要求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与改造升级,提升计算力与存储力,构建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发展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满足差异化业务需求。
  强化跨区域算力协作,释放资源配置新动能。为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将贵阳市算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条例》第十一条提出,市人民政府需加强与省外算力需求集中地区的沟通合作,推动跨区域算力协同发展;同时,支持算力企业承接外地算力业务,鼓励外地算力企业在本市设立数据中心、制造基地、区域总部和运营中心,并鼓励算力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算力资源,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
  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激发算力市场新活力。《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市人民政府数据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帮助市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降低用算成本;第十七条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行业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用。同时,在符合公平竞争要求的基础上,《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有关部门应当对数据中心用电、用水的合理需求予以保障。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