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贵定县法院:司法暖阳照进街巷阡陌间
  ■记者 吴文珑
  7月的贵定,晨光里总有些温暖在悄然发生:杨某接过钥匙时眼角的笑意,社区居民望着公示栏整改清单的赞许,中学生们把“防溺水六不准”贴在笔记本上的认真模样——
  这些藏在寻常日子里的片段,正是贵定县人民法院用司法温度写就的答卷。当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缝合生活裂痕的针线、解开邻里心结的钥匙、守护青春成长的铠甲,公平正义也悄悄住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里。
  执行现场:法理织线,缝合生活裂痕
  4月的贵定,货车引擎的轰鸣里藏着一场持续了多年的纠葛。杨某和卢某某同居生活10余年、育有两子,却在分手时为两辆货车闹上法庭。
  经判决,二人在同居期间共同购买的一辆轻型厢式货车和一辆轻型仓棚式货车归杨某所有。判决生效后,杨某多次要求卢某某交付货车,均遭到拒绝,直到执行干警循着线索找到卢某某时,他正满头大汗地往仓棚式货车上堆箱子。
  “先把货装完再说。”执行干警没亮证件,反倒撸起袖子搭了把手,等最后一个箱子落稳,带队的法官才掏出证件:“卢师傅,咱们去法院聊聊,不为难你。”
  这场“先帮忙后执法”的相遇,成了僵局破冰的起点。经过耐心的释法说理,充分阐释拒绝执行的法律后果,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也主动将车辆交付给申请人管理使用。
  这份司法为民的温暖,最终在6月11日凝结为一面“高效执行为民解难,公正司法温暖人心”的锦旗。这场持续45天的执行案,最终以两车交付、财产确权、亲情回暖的皆大欢喜落幕。
  “法官,我以为这个钱拿不到了,真的太感谢你了。”近日,韦某某将一面写有“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秉公执法、公正高效”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
  原来,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恢复执行案中,法院判决潘某某、谭某某应支付韦某某4万余元货款。2021年首次执行到位2万余元后,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2024年11月,韦某某丈夫因病离世,家庭陷入困境,她申请恢复执行。执行干警查控发现,二被执行人账户仅有小额存款,且作为外省人员难以联系,案件陷入僵局。
  面对困难,干警们一边将已执行款项及时发放,一边持续寻找突破口。通过多次短信沟通、微信联系,最终与谭某某委托代理人取得联系,成功执行剩余2万余元。拿到欠款时,韦某某喜极而泣。
  这两起执行案像两根针,贵定县人民法院用法理穿线,将破碎的生活重新缝合。
   社区法庭:公开审理,解开邻里心结
  “以前觉得法庭离咱老百姓挺远,现在法官直接上门审案子,这心里的疙瘩解开得透亮!”7月3日,贵定县人民法院把法庭“搬进”该县城南社区,公开审理3起物业费纠纷案件,现场居民纷纷感慨。这场“家门口的审判”,正是法院破解物业纠纷难题、提升社区治理温度的生动实践。
  物业纠纷,看着标的不大,实则像埋在社区里的引线——服务质量有争议、收费标准不透明、业主诉求难落地,一不小心就引发矛盾。这次巡回审判,贵定县人民法院不搞“坐堂问案”的老套路,而是拉着县住建局、街道办、物业协会、人大代表一起“上门服务”,既要解个案的“结”,更要治社区的“本”。
  庭审前,法官把小区跑了个遍,把业主和物业的“疙瘩”摸得门儿清;庭审时,不搞“你吵我辩”,而是带着双方摆证据、讲道理,帮着找“利益平衡点”。业主们的疑问有人听、有人答,物业也能把委屈说清楚,原本剑拔弩张的矛盾,慢慢就“顺”了。旁边围观的居民,也跟着把法律程序、维权门道学了个明白,直夸“这比看电视剧还长见识”!
  案子审完,贵定县人民法院当场组织当地住建局、街道办、物业协会开协调会。一套“组合拳”下来,物业知道咋改进,业主也盼着能住得更舒心。
  这场“搬”到家门口的审判,不只是“审案子”,更是给社区治理开了个“药方”——法院搭台,部门联动,业主和物业坐下来“聊聊心里话”。物业费纠纷少了,社区和谐多了,这便是“审理一案、温暖一片、治理一方”的实效。
  校园课堂:给青春系上“安全双保险”
  “谁知道‘跳跳糖’可能是毒品?”贵定航天中学的阶梯教室里,贵定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举起一包彩色糖纸,台下100多双眼睛瞬间亮了。7月的暑期安全课上,干警们带来的“法治礼包”里,藏着比课本更鲜活的警示。
  “去年有个15岁的男孩,在河边模仿短视频跳水,再也没上来。”法院干警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防溺水宣传教育片、典型案例分析等,向同学们讲述了溺水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溺水。
  同时,详细介绍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包括不私自下水、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等,以及游泳时呛水、抽筋等突发情况的自救方法,若发现他人溺水时,要优先呼救、寻求成年人帮助或拨打110、120,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禁毒环节更像一场“拆盲盒”。干警们拿出伪装成巧克力的新型毒品模型,拆开包装时,学生们倒吸一口凉气。“这些东西可能出现在KTV、生日会,别人递的烟、开的饮料,千万别碰。”干警提醒道,并讲授了“防毒五式”,即增强自控力、不随便接受陌生人馈赠、交益友、远离易染毒场所、坚决拒绝第一次尝试。
  而在讲述云南缉毒民警陈重章等英烈先进事迹时,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的声音。“以前觉得毒品离我们远,现在才知道得绷紧弦。”班主任老师翻着学生们的观后感,眼眶有点热。
  从执行现场的先帮忙后执法,到社区法庭的法官组团“治”物业纠纷,再到校园里的那堂安全课,贵定县人民法院的司法故事里,没有冰冷的条文,只有滚烫的人心。
  就像那面写着“高效执行为民解难,公正司法温暖人心”的锦旗,司法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判决生效的瞬间,更在于让每一个普通人在寻常日子里,都能触摸到法律的温度。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