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关注
标题导航
道真自治县司法局: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图说新闻
毕节市七星关区检察院出台《案件质量检查工作规定(试行)》
德江检察“三位一体”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紫云自治县举办“法治紫云与法同行”主题法治宣传微视频大赛
三穗县法院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
独山县法院创新调解机制高效化解纠纷
分类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真自治县司法局: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记者 姚强 通讯员 阳林
盛夏的清晨,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村关门山组村民王某正翻看着一本《民法典》普法手册,眉头逐渐舒展。
上个月,他因土地流转问题与对方争执不下,最终在村里“法律明白人”的调解下,双方依据法律条款达成和解。“现在遇到事不再只会吵架了,解决问题,法律才是‘定盘星’。”王某的感慨,折射出道真自治县司法局以法治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针对农村群众法律需求分散、理解能力参差的特点,道真自治县司法局将普法“精准滴灌”“靶向施策”作为突破口。通过走村入户调研,梳理土地流转、务工维权、老人赡养、物业服务等高频法律问题,量身定制17类普法读本。翻开这些手册,有法律条文、有实际案例、有分析解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近5万册“乡土法律宝典”发放到户,成为村民触手可及的“法治锦囊”。
“这个普法读本既有文字也有图,读起来生动有趣,方便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河口镇梅江村村民冯大姐的话,道出了普法读本“接地气、冒热气”的设计理念。
此外,道真自治县司法局还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让法治知识通过春联、挂历等形式融入乡风民俗,真正让条文“活”了起来。
而在海拔1200米的道真自治县阳溪镇阳坝村,村民姚某则习惯在空闲时点开“道真普法”微信公众号。“上周刚学的《反有组织犯罪法》和网络安全知识,今天就用在识破假投资骗局上了!”
依托新媒体矩阵,道真自治县司法局打造“云端普法课堂”,精心制作300余期以案释法内容,通过“道真普法”微信公众号将婚姻家庭、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送货上门”。针对山区留守老人多的现状,道真自治县14个乡镇司法所创新“微信普法接力”,以3000余条语音普法短信用乡音讲述法理,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连心桥。
法治知识除了从“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还以“院坝普法课”的形式巧妙融入纠纷调解中。
去年冬天,忠信镇新民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闹得不可开交。调解员带着测绘工具和《土地管理法》上门,量完尺寸又开起“院坝普法课”。最终不仅化解矛盾,还让围观村民学会了如何依法确权。
“每起调解都是一堂法治公开课,要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养成法治思维。”道真自治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普融合”模式推行以来,全县95%以上的民间纠纷就地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普法进万家”。
目前,道真自治县已组建一支有956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成员包括村组干部、退休教师、致富能手、热心公益的“广场舞队长”等。通过“站+点”联动机制,他们既是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也是村务“法治智囊团”。三桥镇凤山村“法律明白人”周娟半年内协助调解村民土地流转纠纷100余件,农村赡养纠纷10余件。“乡亲们信任我,因为我讲的法条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道理。”周娟的话,道出乡村“法律明白人”这支队伍扎根乡土的生命力。
如今的道真乡村,法治文化墙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渐成新风尚。道真自治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让法治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开花,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基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