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普法课堂
  烦恼1
  承诺作废功能付费
  【车主反馈】来自重庆的车主李女士:将车辆OTA升级后,车载娱乐系统突然提示“每月免费流量仅限1GB”,而购车时销售人员承诺“终身不限流量”。现在连导航更新都要连手机热点,车企这是把承诺当儿戏。
  【专家解答】湖南高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茜:部分车企将硬件功能与软件服务切割,实质是利用技术优势设置“付费墙”。车企在销售车辆时,就应当告诉消费者车辆还有哪些新功能以及为什么没有解锁提供,还应告知消费者解锁这些功能的成本,消费者享有该方面的知情权,会更加审慎地作出消费决定。并且,纳入收费解锁的项目不应该涉及车辆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烦恼2
  过度宣传智能驾驶
  【车主反馈】江苏新能源车主吴先生:有一次,在开启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行驶过程中,遇到其他车辆跨道超越,车辆突然急刹,后车跟得比较近,差点撞上。对此,车企给我的回复是,NGP只是智能辅助驾驶,需要时刻关注路况。前期宣传时,老板亲自下场,做各种直播和试验。我是冲着对方说的车辆可“0接管”花的钱,现在告诉我只是辅助驾驶,感觉被欺骗了。
  【交警提醒】当前车辆的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水平虽然已有很大进步,但依然属于“辅助驾驶”,绝不是完全代替驾驶人来操控车辆。无论是否使用此类功能,驾驶人都要在开车过程中双手握稳方向盘,随时关注路况车况,确保自己可以随时接管车辆。
  烦恼3
  维修困难售后无门

  【车主反馈】上海车主郑先生:我的新能源车前不久电池续航骤降30%,尽管购车合同注明“电池健康度低于70%免费更换”,但车企检测报告称“电池正常衰减,未达更换标准”。更令我气愤的是,我发现检测设备竟由车企提供,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公平性何在?
  【专家解答】全国人大代表、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邹县发电厂生产技术部精密诊断中心组长曹景芳:维修难与新能源车的维修技术要求高、维修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密切相关;而维修贵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车使用的电池、电动机等关键部件成本高,再加上市场上缺乏兼容性配件,进一步提高了维修成本。由于缺乏针对新能源汽车特性的评估标准,一些保险公司对相关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不积极,复杂的理赔程序也影响了赔付进度。交通运输部正推动将“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工种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并组织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维修标准体系,全面提升维修服务能力水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