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维护票务市场秩序需协同发力
  ■ 关育兵
  代买电影票商家的出现,虽源于市场供需,却让票务市场秩序面临严峻挑战。在高额利润驱使下,部分商家不惜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低价票源。一种可能是利用影院票务系统漏洞,恶意刷票后再以低于正常售价卖出,扰乱了票务系统的正常运作;另一种可能是与影院内部人员勾结,获取特殊优惠票,再转卖给消费者。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电影票的正常定价体系,使得正规渠道的票房数据难以真实反映影片热度,干扰了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若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正规票务销售渠道和诚信经营的商家受到挤压,最终损害整个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在选择代买电影票时,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风险。从法律层面看,尽管委托代买属于民事委托合同关系,但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维权之路困难重重。一方面,代买商家可能收钱后不履行承诺,有些不良商家甚至在收到款项后直接失联,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另一方面,代买的电影票可能是假票,消费者在检票时才发现无法入场,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错过观影的最佳时机。还有一种情况是票源存在侵权问题,比如未经授权的黄牛票,消费者使用这类票观影可能面临法律风险。由于消费者与代买商家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很难提前判断票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一旦遭遇问题,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电影票代买现象对电影行业的长远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影院和片方主要依靠票房收入来支撑运营和后续创作。代买商家的低价倾销行为,使得官方售票渠道的销量下滑,影响了影院和片方的收入。这不仅会降低影院和片方对电影产业的投入热情,还可能导致优秀电影项目因资金不足而无法顺利开展。同时,这种不规范的票务市场环境,也会影响投资者对电影行业的信心,减少对电影产业的投资,进而阻碍整个电影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电影票代买现象看似给消费者带来了一时的低价便利,但背后隐藏的市场秩序紊乱、消费者权益受损以及行业发展受阻等隐忧不容忽视。维护票务市场秩序需协同发力,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消费者都应提高警惕,共同维护电影票务市场的健康与稳定,让电影产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