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庭院“小美”带动乡村“大美”
——余庆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显成效
  ■通讯员 王永娟
  一栋栋农家小院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田间地头,稻浪翻涌、瓜果飘香……盛夏时节,行走在余庆县的乡间田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余庆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广袤乡村成为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环境整治描绘图景
  走进余庆县白泥镇哨溪村,干净整洁的村道,古色古香的围墙,宽阔有序的公共休闲广场映入眼帘……该村通过科学规划、党建引领、干群合力,改变了以前破旧乱的村容村貌。
  哨溪村内主要由一条村道贯通。此前,这条村道较为狭窄,道路两旁半米高的杂草还会阻挡视线。经过改造提升,道路拓宽了,两旁还修建了围栏,完善了绿化。
  过去,哨溪村没有停车场,村民的车辆随意停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哨溪村通过村民理事会讨论,修建了两个停车场和近5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广场,还增设了健身器材等。“自从村里有了这些公共设施,我们也有了聊天、聚会的地方,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近了。”今年69岁的村民何值国高兴地说。
  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通过白泥镇党委、政府的科学指导,村民充分商议,决定将各家各户的禽畜笼舍统一迁移至村庄外围,划定专门的养殖区域,将禽畜养殖与村民的生活区域分离开来。
  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公共用地不足。为了做好群众工作,白泥镇党委派党员干部到哨溪村蹲点指导开展工作。“哨溪村的党员在人居环境改造中都带头让地、带头干活,帮助解决了大难题。”哨溪村党总支书记吴登武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余庆县积极开展各村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共计出动党员干部开展活动9000余人次,群众投工投劳参加活动5300余人次,对乡村公共区域环境、道路交通环境进行了整治提升,大幅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打造了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乡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推进,不仅美了乡村,也富了村民,而哨溪村的变化只是余庆县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的一个缩影。
  基础建设推动提质
  7月5日,笔者驱车穿梭在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连绵起伏的青山间,绿意盎然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优美宜居,美丽的村庄如明珠般洒落在青山脚下、溪河之畔。
  近年来,红渡村以开展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两侧的边沟边坡、农田、荒地、绿化带等处为重点,紧盯进村道路、房前屋后、庭院环境卫生,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作物废弃物等做到定期清运,让农户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乡村由以前的‘脏、乱、差’向‘净、绿、美’提升转变。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既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也让他们更有获得感。”红渡村党支部书记江伟说。
  “环境好了,心情也好起来,生活不比城里差。”这是笔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村民说的话。过去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腾出来的空地用来修建休闲健身场所,村民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
  为确保绿美常美,红渡村制定了接地气、贴实际、易操作的村规民约,推动生态保护、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村民在做好自家环境卫生的同时,自觉维护好村里卫生,真正让“村里事”变成“家里事”,让“约束”变为“自觉”,农家庭院由“小美”带动着乡村“大美”。
  积分兑换绘就画卷
  从在房前屋后乱堆杂物,到把家园清理得干净整洁,余庆县敖溪镇柏林村村民闫复清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转变。维护好自家的卫生,争取获得积分,再到积分超市兑换奖品,现在是老人每个月最期待的事之一。
  转变始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去年以来,敖溪镇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推行全覆盖,群众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
  积攒废弃纸壳、饮料瓶子,是闫复清长期以来的习惯,不过近来却发生了改变。
  “现在能靠积分兑换到菜油、洗衣粉、纸巾,比攒瓶罐纸壳更有‘奔头’。”闫复清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在闫复清的小院里,过去瓶罐杂乱堆放的一幕不复存在,院里种上花草绿植,清新整洁。敖溪镇干部胡家俊说:“闫叔叔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现在变为主动收拾。我们入户评分时看见他家小院一下子清爽了不少,很是惊喜,给他积了不少分。”
  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是主战场,基层群众是主力军。余庆县不断创新治理新招,建立以党员示范、干部行动、榜样带动、群众互动的“党建+”新模式,形成以党支部主导,党群共治、家家户户参与的常态化治理环境,逐步养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具收纳整齐、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良好生活习惯,让乡村人居环境增添了“颜值”、提升了“气质”。
  如今,在余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渐入人心,全民参与热潮不断升温,一个个村庄正在从“环境美”向“处处美”转变,农家庭院由“小美”带动着乡村“大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