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理论
第08版: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答好“五道题”办好法治建设“五件事”
图说新闻
“唐哥工作法”让当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巧用“加减乘除”法 巧解群众烦“薪”事
荔波县法院:“诉前调解+督促履行”高效解纷护营商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哥工作法”让当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记者 罗翔 通讯员 陆兴国
在罗甸县的边阳镇,有一个备受赞誉的“唐哥工作法”,以其独特而巧妙的方式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唐哥工作法”的创始人是边阳镇人民政府专职人民调解员唐杰。
自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唐杰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十余年间他始终奋斗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一线,用温情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面对数量庞大的矛盾纠纷案件,他摸索出科学而独特的方法,成功调解矛盾纠纷上千件,用心用情架起百姓调解连心桥。
“认门入户联亲”是亮点
“认门入户联亲”是“唐哥工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杰会亲自走进每一个涉及纠纷的家庭,与群众连成亲、打成片,采取主动请上门、请进家的方式加深认亲感情,尽力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难题,赢得民心民情民意,使群众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真正成为群众的亲人。这种亲近的举动不仅让当事人感受到关怀,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为解决纠纷创造良好的氛围。
“背靠背巧妙调解,面对面握手言和”是“唐哥工作法”创造的有效调解方式,他成功地为众多矛盾纠纷找到了妥善的解决途径。当矛盾出现时,唐杰会分别与双方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和诉求,在这个过程中避免双方直接冲突,让他们能够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接着便是“面对面握手言和”这一关键环节,经过背靠背的调解,双方情绪得到平复,此时引导他们面对面交流,化干戈为玉帛,真诚地握手言和,矛盾往往就此化解。
“情理法”融合是关键
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唐杰将“情、理、法”的融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将矛盾纠纷调解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注重发挥“情感”要素,通过“远亲不如近邻”“低头不见抬头见”等思想进行疏导,将亲情、友情、人情等贯穿到调解当中,减少怨气,为成功调解作铺垫;
将道德伦理规范、风俗习惯、公序良俗贯穿到纠纷化解过程中,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脉络,同时权衡双方责任与利益,提出合理性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化解率;
依法调解始终如一条红线,贯穿于调解工作中,在调解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复杂案件还邀请镇司法所、法庭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确保调解的公平性、公正性、合法性。
创新调解技巧是重点
仅靠固有的工作法,难以应对当前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唐杰认为,在矛盾纠纷调解中,需要融汇变通,使用一些方式技巧,如:“冷却降温”“心理干预”“换位思考”“趁热打铁”“案例引导”“亲友疏导”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类矛盾纠纷。
“冷却降温法”:当矛盾纠纷激化,有可能引发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的情况下,一定要临阵不乱、冷静思考,首先采取有效办法和策略“控场”,制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其次依照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最后通过前期的工作铺垫,待双方情绪稳定,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调解。
“心理干预法”:结合心理学对当事人的心理及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预期目标发生变化。当双方当事人充满幻想,互不让步,调解僵持的情况下,运用心理干预法,让双方当事人明白互不退让的结果,降低其心理预期,冷静思考,端正态度,辅之调解员法治宣传及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达到调解目的。
“换位思考法”:在调解中,双方当事人由于自私自利的思想作祟,跳不出个人圈子,容易“钻牛角尖”。此时就要善于启发双方当事人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引导其在考虑个人得失的同时,也要替对方利益着想,从而降低其心理预期值、增大调解的可操作空间,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趁热打铁法”:对于情节较为简单的纠纷,双方在权利义务的归宿上无大分歧,一旦发现双方有了和解的迹象,要立刻加强引导,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入交流,将刚刚燃起的和解火苗迅速壮大,不能错过那稍纵即逝的时机,将其转化为解决矛盾的动力。
“案例引导法”:通过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提供具体的参照,还能帮助当事人跳出自身局限,以更客观的视角看待矛盾,也可以打消当事人的无理诉求,找准矛盾纠纷的基准点,让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亲友疏导法”:发动当事人身边的乡贤能人、亲戚朋友对其进行疏导,在亲情、友情的感化下达成协议。
边阳镇的“唐哥工作法”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取得的结晶,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无数矛盾纠纷的锁扣,为小镇带来了和谐与安宁。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体现,故而成为人们口中称赞不已的典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