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印江:以良法促进民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起草组组织法律咨询专家对《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发展条例》进行论证。

  ■记者 任莉 通讯员 张晓鹤
  地处梵净山西麓的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好的气候环境,使这片土地孕育了资源丰富的中草药,为该县的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扎实保障。
  为推动印江自治县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条例》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获批准通过。
  民族医药有了法律保护
  四月的印江自治县杨柳镇挂榜山黄精种植基地,黄精新叶绿得发亮,长势喜人。
  作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印江自治县不仅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还是全省中草药种植大县。在黄精、博落回、仙草、天麻、山豆根、芍药、菊花、桔梗等众多中药材种植中,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18000亩,种植面积全省第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民族医药专家李光华先后9次到梵净山考察中草药资源,自编印江土家族、苗族用药144种,编写了中草药单验方178个,编著了《新编药歌500解及新编药歌500首简表》。
  与此同时,印江自治县辖区内的民间医生充分利用本地药用资源,长期在基层为群众开展民族医疗服务活动,对缓解基层群众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县民族医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民族医药理论并未被全面系统记载,基本上依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缺乏对民族医药传统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具体管理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保护和抢救重视不够,民族医药事业后继乏人,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缺乏挖掘、整理,严重制约了该县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为了保护、传承当地民族医药资源,从法规的高度鼓励、支持、引导印江自治县民族医药的传承、发掘、保护,支持民族特色中草药的培育、种植,更好地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今年2月2日,印江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并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3月26日,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批准该《条例》,并于6月1日起施行。
  群众健康有了良法保障
  《条例》共六章四十条,在民族医药保护与发展、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均作出相关规定,让当地民族医药传承发展有法可依。
  《条例》在起草过程中,为了实现法律与实际密切结合,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到县直相关单位、乡镇(街道)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并先后到松桃、广西金秀自治县考察学习民族医药立法经验,拟定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发展条例(草案)》。经起草组与法律咨询专家组多次论证修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铜仁市人大法制(工)委专家指导修改,以及省人大民宗委多次对《条例(草案)》指导修改等,数易其稿,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发展条例(草案)》,有了现在《条例》的出炉。
  “该条例结合印江自治县实际,对于保护、传承、发展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促进自治县民族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省人大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说。
  民族医药传承发展有了法律支撑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与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促进民族药材保护与产业发展,《条例》设立专章,对“保护民族道地药材”“利用梵净山生态环境资源,在其周边乡镇发展民族药材产业”作出规定。
  而发展中医药,人才是关键。为统筹好医务与药事方面的人才保障,印江自治县首次将“民族药工”写入《条例》,对“民族药工”予以关心鼓励,积极促进“民族药工”培养发展。同时,为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民族医药工作,《条例》规定在民族医药教育、科研、带徒授业、民族药材生产、经营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依规给予表彰奖励。
  此外,为减轻群众经济压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推广民族医药使用,《条例》对申报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民族药和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作出了规定。
  在服务与管理方面,为建立健全民族医药管理机制,促进民族医药经验交流,《条例》对民族医药管理机构、民族医药专家委员会、民族医药协会等建设都作了明确规定。针对具有长期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民族医生无法取得从业资格问题,《条例》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就地方政府支持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从事民族医药工作和支持民族医疗机构在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极具突破性。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