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三省联动共护一河清流
赤水河流域复兴镇河段。

  ■ 记者 付先锐
  冬日暖阳下,位于赤水河畔的习水县土城古镇迎来大批游客。伫立河边的石碑上用红色字体书写的“四渡赤水土城渡口”,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最终在四川注入长江。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和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珍稀物种繁衍生存的家园。由于过度开发,赤水河曾一度陷入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游煤矿遍布、下游酒厂排放超标的窘境。
  一条跨省越县的河流,治理保护,谈何容易。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2011年,《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规范流域开发、利用、治理等,从沿线产业发展、垃圾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定;2014年,赤水河被列为我省首个生态文明改革实践示范点,发布《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启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制度等生态文明改革措施。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共同的河流,云南、四川也在积极治理。2021年,为了共同保护赤水河流域,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三省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当年7月1日实施。
  三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均作出规定,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系统治理,全面开展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普法、监督和规划、防治等领域的协同配合。三省人民政府共同建立赤水河流域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赤水河流域保护重大事项,协商解决赤水河流域保护重大问题,并明确具体部门承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的日常工作。
  两年来,三省跨区域协同保护和联合执法日益完善,有效破解“上游保护下游污染”问题,达到“1+1+1>3”的效果。
  为实现赤水河的长治,全流域1281名河长及105名河道警长、254名义务监督员、500多名巡河保洁员共同护河,实现“政府治水”与“全民治水”协同发力。
  2022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在赤水河复兴段科研监测中采集捕捉到一条近两尺长的鳗鲡。作为赤水河的土著鱼,鳗鲡在消失20多年后重现赤水河,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三省共同治理保护赤水河取得的成效。
  目前,赤水河(遵义段)干流6个监测断面,连续五年水质均持续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水土保持率由2018年的74.88%提升至2022年的76.11%;鱼类种群从5年前的108种恢复至167种。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