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家长应努力成为“心理型父母”
■ 耿银平
  日前,安徽铜陵一位母亲领着儿子走进派出所,称其儿子多次偷拿玩具回家,批评教育无果,只好请求民警帮忙教育。对此,著名育儿专家尹建莉说,这位家长带孩子去派出所,小题大做,伤害孩子自尊心,很容易培养出小偷人格。东西还回幼儿园就行了,并且还要和老师一起配合,肯定孩子知错就改的好品格。在一切事情上,要把孩子当好人看,不要当坏人看,孩子才能成长为好人。
  虽然家长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然而将一件家务事闹到派出所,让警方介入解决,还是有点不妥。这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恐惧和心理阴影。特别是家长将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这种过于武断的结论性评价,无异于打碎了孩子的自尊和阳光心态。为避免此类不当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努力成为“心理型父母”。
  成为“心理型父母”,才能看见问题和矛盾背后隐藏的情绪,而不会轻易贴上“道德不良”的标签。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其实是情绪和思维在无意间的释放和迸发。当他高兴时,各种行为就会趋向明媚和灿烂,反之则会滑向黯淡和沮丧。因此,亲子关系好的家长,善于通过透视矛盾,看见、听见孩子内心的纠结紧张、不够舒展等不良倾向,并且能够理解和接纳这种现象并加以正确引导。
  文中这位母亲,从错误中看到的仅仅是主观道德评判,而不是客观的情绪纾解,用大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用过于主观武断的道德评判否定孩子的无知和无意识表现。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了,孩子可能真会被教育成父母口中的“问题孩子”。
  成为“心理型父母”,才会将问题、矛盾当成前行的垫脚石,而不是一味斥责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不愿犯错,但是,“人不犯错,永远长不成大人”。所以,当孩子出现考试失误、顶撞老师、偷玩手机甚至是偷东西等不良行为,往往是贪玩、希望引起关注等个性的过度表达。此时,家长最需要的不是斥责,而是心平气和与孩子站在一起,分析具体原因,并努力找到解决办法。
  成为“心理型父母”,才能和孩子形成深度而亲密共情,成为孩子最温馨、最坚固的心灵港湾。共情就是当孩子处在负面情绪漩涡时,父母总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孤立无援的孩子得到温暖慰藉。人类的信任往往源于在最艰难时刻的心灵共鸣。当家长在孩子最需要关爱时始终陪伴在旁,孩子才会愿意与家长并肩携手,共同应对未来道路上的各种“拦路虎”,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心理保障。
  总之,家长能展现出“心理型父母”的特质,孩子就能更加阳光开朗,代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亲密,孩子的天赋和创造力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掘。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