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紫云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助力文物保护
检察干警与紫云自治县文广局、政府的工作人员、村干部在修缮完成的粮仓前合影。

  本报讯(通讯员 田向相 记者 张光平)“没有你们检察官,我们苗家的粮仓估计就传承不下去了……”7月26日下午,在紫云自治县宗地镇答则寨组的一处粮仓前,当地苗族老人杨发勇紧握紫云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手,连声感谢道。
  原来,紫云宗地苗族粮仓群,有着200余年的历史,部分粮仓仍在正常使用,是当地村民存放粮食的主要场所,也是当地苗族农耕文化的缩影。2009年12月,紫云宗地苗族粮仓群被列入安顺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粮仓的设计精妙,架空的支座,木柱、木板、石板用卯榫的方式连接,上方以茅草覆盖。看似简单的结构,却能防虫、防鼠、防潮,体现了苗族先民的智慧。
  今年5月,紫云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在宗地镇答则寨组开展结对帮扶大走访过程中,获知“市级文物粮仓群存在安全隐患”的线索后,该院第二检察部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诉前检察线索立案调查程序。通过多次下村下组调查发现,该粮仓群存在茅草腐烂漏雨、仓体腐烂变形、标识石碑已褪色风化等情形,同时,粮仓群中无任何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问题需要多部门协作,为切实推动问题的有效整改,经研判决定,需采取诉前磋商程序并召开诉前磋商会。”该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介绍,通过协调达成共识,由县文广局出资五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修缮粮仓,剩余不足部分由宗地镇政府提供。经过1个月的施工,16个粮仓群修缮完毕,将原本腐烂的茅草进行更换,并修理了腐烂的仓体,对标识石碑进行了添色,还安放了灭火器。至此,文物粮仓群得到了有效保护。
  据悉,此次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让行政机关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举措,既有效保护了市级文物宗地粮仓群,又提升了群众与相关行政单位对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