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9版
发布日期:
“3+”模式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为学生上法治课。

  ■ 通讯员 巴姣杰
  余庆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保护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围绕“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目标,打造教育矫治和家庭教育指导为一体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3+”工作模式积极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
  “线下送法+线上课堂”强化犯罪预防。线下常态化“送法进校园”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知识宣传,不断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线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在微信公众号设立“小善姐姐微课堂”普法宣传专栏,通过拍摄法治宣传微视频、讲述法治小知识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切实抓好网络在线普法工作,今年以来,“小善姐姐微课堂”发布普法视频4期,开展普法宣传15余次。
  “专门学校+家长夜校”增强临界预防。对父母无力管教、社会交往较为复杂等情形的未成年人以及罪错未成年人,将其送入未成年人专门学校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净化人际关系,规范行为习惯,减少罪错未成年违法犯罪的几率。同时,联合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妇联等单位开展“家长夜校”活动,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普法宣传及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提高家长监督教育意识,让家庭保护不缺位,帮助正处于犯罪边缘的未成年重回正途。
  “精准帮教+督促监护”加强再犯预防。对犯罪行为轻微的未成年人,通过设置个性化附带条件全程监督考察,实施精准帮教,责令其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同时,通过微信实现远程异地帮教,向其定期推送法律法规,督促其学习相关课程,并责令其定期报告活动情况,帮助其回归正途,不再犯罪。对实施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联合妇联对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分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卸下心理负担,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家长有很大关系,通过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家长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监护令》,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量身定做家庭教育指导计划,责令其履行好作为家长的监护职责,预防未成年人再实施新的犯罪行为。今年以来,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10余次,制发《督促监护令》5份。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