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
■ 记者 杨情丽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每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一直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深入人心,“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无不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作为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分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却得不偿失。
  当下,复杂的教育环境给父母带来了挑战,父母应持证“上岗”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家长”?应该怎样正确爱孩子?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深思。
  孩子难管 亲子矛盾频出
  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不仅会和自己顶嘴,而且专挑惹恼父母的事情做,专拣刺痛父母的话说。这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访谈类节目,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亲子矛盾,让很多家长的心为之一颤。
  “现在的孩子很难管!”提到家庭教育,35岁的蒲女士直叹气,她说,“我的孩子才满7岁,刚进小学,却越来越顽皮。以前还能好好沟通,现在面对孩子,特别是教他写作业时,常常控制不住情绪,发生争吵,过后又特别后悔。每天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导致家里氛围变得严肃和压抑。”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看着磨磨蹭蹭的孩子,他们不由得肝火过旺,摔桌子、干瞪眼,但是孩子依旧无动于衷,勉强应付着眼前的作业。
  于家长而言,亲子关系紧张最让他们难以忍受,可是孩子偏偏叛逆期多。两岁时是叛逆期,五六岁也是叛逆期,好不容易长大了,十六岁之后依旧有叛逆期,家里气氛剑拔弩张。
  “我孩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级,读的寄宿学校,除了寒暑假,平时一周相处时间只有周末两天。但他每次回家把自己的卧室门一关,不知道是在学习还是玩游戏,想跟孩子聊聊都没有机会,只能在饭桌上问一两句,他还特别不耐烦。”41岁的张欣告诉记者,当今的教育环境,孩子面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父母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志向教育、道德教育和品格教育,还需要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进行直接的知识辅导与心理疏导。“随着家校合作,学校与家庭教育并重的做法逐渐制度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父母的教育责任也在增加。但父母大多忙于工作,孩子放学回家后,本就身心俱疲的父母很难再和孩子好好谈心聊天。”张欣说。
  信任太少 关爱变得啰唆
  为什么孩子会和生养自己的父母发生矛盾?
  据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也在逐渐进步。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家长与孩子之间常常是“管”和“被管”的关系,孩子总是处于“服从”的地位,显得十分被动。但当下处于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从四面八方冲击着孩子的思想观念,孩子变得愈加有个性、有想法,开始不再对家长的话百依百顺,这已然埋下了一个教育危机。
  毕节市实验学校副校长张梅表示,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小时候孩子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也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自己,甚至会出现挑战父母权威的现象。而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总是长不大的,没有生活经验和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因此,父母会责怪孩子越来越不服管教,不懂事,怀念孩子小时候的乖样子,而孩子却认为家长唠叨、啰唆,双方就容易产生矛盾。
  “过分溺爱、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环境不良等诸多原因都会引发亲子矛盾,但其中家庭教育缺失或者不当是重要原因。如果家长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亲子教育关系上的冲突就在所难免。”张梅说,日常教学中发现一种现象——孩子对关系亲密的朋友总是言听计从,朋友的一句话胜过家长的十句,这期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他们之间高度的信任关系。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不同叛逆期时,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要有所不同,给孩子的信任越多,孩子就更有“安全感”。
   “艺术”相处 促进心灵互通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称得上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讲师、教育学博士,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骨干教师冯寅给出了合理建议:“就家长自身来说,家庭教育就是关心孩子并‘艺术性’地制造与孩子的相处日常。”
  冯寅说,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陪伴和互动,抽出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游戏、阅读、旅行等,增进彼此的感情,为孩子提供温暖、和谐、积极的成长环境。同时,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诚实、勇敢、自信等优秀品德,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家长还要保护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不要轻易用标准答案去否定孩子的奇思妙想,要鼓励孩子探索未知领域,追求卓越成就,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好家长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周云说,良好的亲子关系还需注重家长与孩子的心灵互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从自身做起,注重满足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联结。同时,学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是与孩子产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