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学前教育需还原公益属性
  ■ 叶祝颐
  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三孩政策以来,如何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减轻年轻父母养育子女的经济负担,缓解养育焦虑,激发年轻父母的生育意愿,促进人口结构逐步优化,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虽说目前学龄前儿童毛入园率不断上升,但是入园难、入园贵、幼儿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已经明确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目标,而要实现其发展,就必须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有利于明确、强化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
  国务院曾提出《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也屡次提出规范幼儿园收费,并提出了监管办法。
  不可否认,由于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导致某些民办幼儿园忽视社会责任乱收费。义务教育具有的强制性、基础性和普遍性等特点,与学前教育的特点相契合。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后,地方政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增加公办幼儿园资源、扶持民办幼儿园将顺理成章。
  尽管《学前教育法》迟迟没有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没有明确列出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时间表,但是深受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困扰的年轻父母对此十分期待。事实上,地方政府也有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功先例。比如,经济欠发达的海南昌江、陕西吴起多年前就推出了免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逐年提高,让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幼儿家长都得到了切实的优惠——以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低收费服务;对办园规范、质量优良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奖励……
  同时,由于幼儿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良莠不齐。教育设施、生活条件、师资水平、管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园也忝列其中,给学前教育造成了隐患。
  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和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孩子是否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孩子的心智发育,也与孩子后续的教育发展紧密联系。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大背景下,国家应尽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建立合理的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下大气力推广普惠性学前教育。教育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平价、优质的学前教育。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