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标题导航
法润惠水 护航民生
毕节市七星关区:将“三项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必修课
图说新闻
余庆县松烟镇:干部“沉”下去服务“实”起来
黔南州政法系统:为民解忧不停步 守护平安暖万家
乌当法院:“法治钥匙”照亮少年成长路
打造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当法院:“法治钥匙”照亮少年成长路
■记者 罗华
11月14日,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法院通报该院2025年以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成效。数据显示,该院审结涉未刑事案件13件22人,涉未民事案件175件188人,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8场,覆盖学生7000余人次。
在乌当区某中学,一枚“法治委员”徽章见证着少年小陈的蜕变。3个月前,他还是个“问题生”,如今已成为校园普法骨干。这一转变,正是乌当区人民法院创新打造“法治钥匙”工程的生动缩影。
“12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未成年人保护手册》。”小陈说,这份来自法治副校长的“法律钥匙”,让他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乌当区人民法院创新推出“案例解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普法模式,在全区13所中小学开展“法律生日”活动。法治副校长团队聚焦防性侵、防溺水、防校园霸凌等关键领域,开设实战模块,师生反馈“实用度”达100%。
在一起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中,乌当区人民法院法官陈琛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令》,联合多部门开展帮扶,成功化解了一对父子长达两年的矛盾。截至目前,该院同步发放家庭教育文书178份,建立“送达+评估+辅导+回访”全流程帮扶机制。
“孩子就像迷路了,我们要带他回家。”陈琛说。该院还联合区人社局举办“云招聘会”,为10余户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从源头上解决监护缺位问题。
今年6月,乌当区人民法院联合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立“星途灯塔心理辅导站”,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持续心理支持。“法官妈妈”团队创新“家访+随访+线上访”服务模式,2025年家访量较去年增长40%。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规,而是有温度的生活。”乌当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冯婷婷说。28场法治活动、7000余名受益学生、176份家庭教育令,这些数字背后,是乌当区人民法院用司法温情编织的守护网。如今,这把“法治钥匙”正在为更多迷途少年开启通向光明的心门。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