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视点
第06版:交安
第07版:法院周刊
第08版:教育周刊
标题导航
从“数字烟馆”到清净校园
图说新闻
六盘水市实现新车上牌“一网通办”
铜仁用“硬核力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图说新闻
高墙内的2000元和高墙外的多封感谢信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仁用“硬核力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通讯员 向倩 姚元旭
“不给生活费,喊他拿,他说没有。”近日,铜仁市碧江区矮屯社区居民的一通求助电话,打进了社区综治中心。“您别急,关于子女赡养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有明确规定,我这就联系对方沟通,一定帮您协调好。”“法律明白人”张庆华耐心安抚后,立即着手处理。这样的场景,在铜仁城乡不时上演。
作为铜仁市8.5万名“法律明白人”中的一员,张庆华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十余起矛盾咨询。从邻里间的“鸡毛蒜皮”到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铜仁正以法治为刃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用“硬核力量”为平安幸福底色添彩,让法治阳光浸润城乡角落。
法治“前哨”守一线
“身为‘法律明白人’,化解矛盾纠纷是核心职责,忙的时候一天要处理十几起诉求。”张庆华的日常,是铜仁基层法治治理的生动缩影。
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矮屯社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乡贤”的调解队伍早已常态化运作。综治中心调解点内,网格小事优先化解,复杂纠纷由法律顾问兜底,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如今,社区高价彩礼等陋习渐消,刑事案件零发生,居民主动维权意识显著提升。
普法宣传“接地气”
“以前不懂法,遇事只能慌手慌脚;现在知道无证酒驾不能碰,陌生电话要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给!”居民张旭容的转变,源于铜仁全方位的普法宣传。
法治文化广场上,图文展板直观易懂;本土宣传队用方言演绎普法短剧,生硬法条变成鲜活故事;每年多场场景式普法活动走进田间地头,法律知识随资料手册送到群众手中。潜移默化间,法治意识已深深扎根人心。
“我们通过阵地宣传、方言宣讲、场景普法多管齐下,就是要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矮屯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韩凯说。
“四大举措”织密网
矮屯社区的实践,是铜仁市法治社会建设的鲜活注脚。近年来,全市聚焦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四大关键举措:深化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以基层“三务公开”规范“微权力”运行,累计创成17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8.5万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全域覆盖,2023年成为全国六个试点地区之一;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3397个调委会,配备1.6万名调解员,五年成功调解纠纷8.2万余件,成功率超97%;完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1.9万名网格员与9.6万联户长组成治理“铁三角”,五年办理民生实事超50万件。
“五年来,我们真正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将问题解决在第一线。”铜仁市司法局局长陈燕林表示,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可感。
从社区“小治理”到全市“大平安”,铜仁以法治为笔、民生为墨,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