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从“数字烟馆”到清净校园
——黔东南中院以公益诉讼案破解校园周边监管困境
  ■ 通讯员 刘万能
  校园周边的小卖部、奶茶店,一度成为学生逃避监管的“数字烟馆”,如今在司法力量的介入下,这些隐秘角落得以被照亮。
  “以前总担心孩子放学钻进校外小店租手机,现在招牌拆了、乱象没了,我们终于放心了!”黔东南州某中学门口,一位家长望着整洁的周边环境,由衷感慨。
  这一转变,源于黔东南中院审结的全省法院系统首例侵害校园周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该院主动作为、精准发力,通过发布《校园周边环境净化令》、促成调解协议等举措,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司法屏障。
  司法介入破困局
  近年来,校园周边部分商户向学生提供手机租借、寄存服务,甚至变相提供上网接入,诱使学生沉迷手游、荒废学业。此类行为潜藏网络欺凌、电信诈骗等风险,却因行业属性模糊,长期陷于“看得见、管不着”的监管困境。
  面对新难题,如何破局?黔东南中院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审判庭深感司法介入的紧迫性,积极推动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方式来排除侵害,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规范作用,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
  “未成年人保护关乎社会公共利益,校园环境整治不能仅靠行政监管,司法必须提供刚性保障。”黔东南中院确立了“预防为主、及时止损、标本兼治”的审理思路,既要制止侵权,更要树立导向,推动长效治理。合议庭迅速开展调研,实地走访校园周边,与学校、家长、商户及行政部门深入交流,全面掌握违规现状与监管难点,为后续审理打下基础。
  净化令剑指乱象
  涉案商户行为仍在持续,若不加以制止,将对更多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审理过程中,黔东南中院及时牵头,联合多部门发出《校园周边环境净化令》(以下简称《净化令》),责令商户立即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手机租借、寄存及有偿上网服务。
  《净化令》精准聚焦问题,明确列出六项严禁要求。为确保合法性与针对性,该法院严格遵循程序,听取各方意见,结合实地调研与300余份学生问卷数据,综合评估危害与必要性,最终发出《净化令》,并在涉案区域及媒体公开张贴,形成有力震慑。
  “‘六项严禁’不是简单‘一禁了之’,而是以司法手段阻断侵害持续。”《净化令》发出后,该法院同步向商户释明法规,告知违规后果,引导其主动整改。在《净化令》约束与法官释法下,涉案商户逐渐认识行为危害,为后续调解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净化令》系贵州法院首次针对校园周边环境发出,不仅为案件赢得主动,也为司法介入治理开辟新路径。发布后,涉案区域违规行为迅速遏制,学生专注度提升,学校管理压力缓解,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过去总担心学生溜出学校‘偷偷玩手机’,现在这类服务没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慢慢回到了课堂。”一位当地中学教师如是说。
  巧办“隐形”侵害案
  “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在于修复受损公益,而非单纯惩罚。”黔东南中院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在保障公共利益前提下,积极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推动侵权人主动停止侵害、公开道歉,既节约司法资源,也提升社会效果。
  为保障调解合法公正,该法院全程主导,明确协议须包含“立即停止侵害、公开赔礼道歉”等内容,且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经法官多次沟通释法,被告商户自愿与起诉人达成调解:承诺永久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并在省级媒体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依规,公益诉讼调解协议须经公告程序。公告期间,安排专人接听咨询、收集反馈,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公告期满,法院审查确认调解协议未损害公共利益,遂于11月7日依法作出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确认其效力。调解书载明,若商户未履行义务,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并追责,为协议履行提供司法保障。
  长效治理谋长远
  案件审结并非终点,而是治理起点。黔东南中院坚持“一案一治理、一案一普法”,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推动构建“司法引领、行政联动、社会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该法院梳理案件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及时向教育、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将“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手机租借寄存服务”纳入商铺年检标准,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同时,联合检察机关、行政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进商户”活动,通过案例宣讲、法律咨询,增强学生、家长与商户的法律意识。此外,法院推动建立“家校社司”联动监督机制,鼓励家长、学校及公众举报违规行为,形成“发现—处置—回访”闭环管理。系列举措推动治理从“个案整改”向“全域整治”拓展,从“短期治标”向“长效治本”深化。
  作为全省法院系统首例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此案为同类案件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样本,也彰显了法院在公共利益保护中的主导作用。黔东南中院通过审判,既有效制止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又推动破解治理难点,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统一。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其合法权益是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黔东南中院将持续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创新司法举措,以高质量司法护航他们健康成长,为平安校园、法治社会贡献更多力量。如今,漫步黔东南州各中小学周边,违规招牌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和醒目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司法阳光,正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洒满温暖与安全。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