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法院周刊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区域
第08版:交安
标题导航
让司法“甘泉”润泽民营经济“沃土”
铜仁市碧江区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进高校 以真实案例敲反诈警钟
一场别开生面的田边执行听证会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别开生面的田边执行听证会
■通讯员 邵雪怡
“谢谢你们,今年大丰收啦!”王某某真诚而质朴的话语从视频中传来,她身后的田地,铺展着满眼翠绿,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为这丰收的喜悦点头致意。
看着视频里的画面,台江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吴常飞不禁想起,几个月前这片田地还是一片荒芜。
“这块田绝不能荒废!”
今年1月,王某某带着满脸愁容再次来到台江县人民法院。当见到执行法官吴常飞时,她焦急地倾诉:“法官,你可得再帮帮我。2018年天然气支线管道施工要经过我家的地,当时我想这也是好事,就没说什么。可2019年施工结束后,他们连建筑材料也没清理,地都损毁了。我找施工公司好多次,也寻求了好多解决途径,但都不管用,去年7月只好来法院起诉。本以为形成协议就能解决,可被告公司根本没按我们当时约定的那样恢复农田,实在没办法,我只能再来申请强制执行。”
吴常飞耐心听完王某某的倾诉,温和地回应:“您先别急,案件材料我看过,当初在法院的主持下你们自愿达成协议,明确被告公司要清理农田内的建筑材料,保障您能正常耕种。放心,我们会依法处理的。”
当吴常飞来到涉案田地时,疯长的杂草早已将田垄曾经的轮廓吞没,吴常飞望着眼前荒芜的景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太可惜了,这块农田绝不能就这么荒废了!”
随后,吴常飞及时向被告公司送达《执行通知书》,督促其尽快履行清理义务。半个月后,曾经的杂草被清除,泥土重见天日,案涉农田终于恢复了应有的模样。
“田坎再塌怎么办?”
赶在春耕前,王某某将稻谷秧苗轻轻插进松软的泥土里。看着田垄中冒出的点点新绿,荒芜的土地重焕生机,她脸上绽开了久违的欣慰笑容,只是她心里却仍有一丝忧虑。
这份忧虑并非无端而来。被告公司虽对施工损毁的田坎做了修复,用的却是简单堆砌的土墙。谁知雨季刚至,雨水几番冲刷,那道简易的田坎便发生了垮塌。尽管被告公司随后进行了二次修补,但在王某某看来,用土堆砌的田坎仍是个会随时崩塌的隐患——哪天再塌了,不仅刚种下的庄稼遭殃,耕种时的安全更是没了保障。
“吴法官,他们没做水泥加固,万一明后年下大雨,田坎再塌怎么办?我还是希望他们用水泥加固。”王某某找到吴常飞,恳切地说道。
被告公司却有不同看法:“施工遗留问题我们已经处理完了,虽说不算完美,但我们用编织袋压实了田坎,足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后续的维护,更多需要申请执行人自行管理。”
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间,重现生机的农田又被一层不确定的阴影笼罩着。
“我们会负责到底!”
为妥善解决争议,7月,台江县人民法院决定启动执行听证程序,并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检察院及村委代表参与监督。
在距离涉案农田不到200米的水泥坝上,法官支起桌椅,拉起横幅,一场别开生面的“田边听证会”开始了。
听证会上,双方敞开心扉充分陈述各自观点,围绕协议约定内容、田坎修复标准及后续维护责任等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田地关系着一年的收成,用水泥加固了我们才放心。”王某某望着自家农田,语气里满是坚持。
被告公司代表则面露难色:“不是不愿加固,主要是水泥加固可能影响天然气管道的安全。”
随后,人大代表从民生保障角度建言,政协委员结合乡村振兴提出建议,检察院代表从法律监督层面释法,村委代表则站在村民立场补充细节,多元视角为纠纷化解打开了思路。
吴常飞认真听取了当事人陈述及各方建议后,一边向王某某耐心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释明水泥加固的法律限制,让她明白对方并非故意推诿;一边向被告公司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强调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意义,促使其认识到责任不止于一次性清理,更在于修复效果得经得起时间检验。
最终,在多方意见的综合考量与法律条文的清晰阐释下,被告公司作出表态:“我们会负责到底!如果田坎再次发生垮塌,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及时维修,既保障王某某正常耕种,也确保天然气管道安全。”
这一积极回应,彻底解开了困扰王某某多日的“心结”,也让这片刚复苏的农田真正摆脱了阴霾。
面对涉及重大民生利益、专业性强或履行标准模糊的复杂执行难题,执行听证展现出独特作用。它既是查清事实的“显微镜”,更是凝聚共识、实质性化解矛盾的“助推器”。此次执行听证,不仅有效化解了双方矛盾,更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台江县人民法院将持续以司法之力守护沃土良田、保障粮食安全,让每一次执行都成为守护耕地“青绿底色”的坚实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