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第05版:时评
第06版:平安贵阳
第07版:消防
第08版:区域
标题导航
法治筑基 协同聚力 智慧赋能
息烽县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联合调解5小时 啃下3年“硬骨头”
井盖惹的祸?司机避让不及车辆撞损,管理方担责吗?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调解5小时 啃下3年“硬骨头”
■记者 贾华
在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坪山村百香林处,一株柿子树静静伫立在那里,它本是田园风光的点缀,却成了村民宋某某与秦某某两家人心中的“堵点”。近日,在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的联合调解下,这场因修路、占地、养鸡、争树而引发的3年持久纠纷,终于得以圆满化解。
“你修自家的路,凭什么要占到我柿子树田的地界?”在调解现场,秦某某指着宋某某新砌的堡坎,情绪激动地指责起来。
这场纠纷始于2022年。村民宋某某修建入户道路时,因砌筑了一道堡坎,被邻居秦某某认为侵占了其柿子树田的边界。自此,双方矛盾产生并逐渐加深,从最初的占地争议,逐渐扩散至家禽散养扰邻、柿子树果实归属等一连串问题。3年来,双方多次发生争执,先后报警4次,村委会多次介入均未能根除症结,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养龙司镇启动多元调解机制,由综治办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组成专项调解组,先进行实地勘察,再采取面对面方式,倾听双方积压已久的委屈与诉求。
宋某某大倒苦水:“修路是为了一家老小出行方便,砌堡坎是防滑坡的安全考虑,从没想过要占别人便宜。”
秦某某则道出担忧:“今天他占一点田修路,没和我商量就占了,明天是不是就要占我更多的便宜?我争的是个公道,要的是个明确的说法!”
通过深入沟通,调解员精准把脉到纠纷核心:表面是寸土之争,实则是因边界不清、沟通不畅导致的信任崩塌。双方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是被侵犯的一方,怨气在一次次摩擦中不断累积。
在摸清底数、找准症结后,调解组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组从法律、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多方面剖析,用情感叩开双方心扉,用恳切的话语,缓和宋某某和秦某某的对抗情绪。
经调解组历时5个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不得再酒后寻衅滋事;不得再因田土、林地、堡坎等发生矛盾纠纷;柿子树砍除,柿子双方平分,其余树苗长大后归秦某某所有;柿子树田的堡坎后期如有垮塌,由宋某某负责修缮。在调解组的主持下,双方还签订了调解协议。
小调解彰显大智慧。这份调解协议不仅划清了土地的边界,还重新连接了邻里心灵桥梁。养龙司镇以基层治理智慧,将矛盾化解于萌芽,让“枫桥经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乡村土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