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第05版:时评
第06版:平安贵阳
第07版:消防
第08版:区域
标题导航
法治筑基 协同聚力 智慧赋能
息烽县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联合调解5小时 啃下3年“硬骨头”
井盖惹的祸?司机避让不及车辆撞损,管理方担责吗?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息烽县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记者 贾华 通讯员 习峰
“通过分期还款,每个月只需还500元,最后一个月还300多元,这样我的压力就小多了。”走进息烽县综治中心时,市民张女士还满面愁容。而从中心走出来时,她脸上的表情已轻松不少。
此前,张女士因一笔2832元的借款无力偿还,被起诉至法院。10月22日,该案在息烽县综治中心审判庭(速裁庭)开庭。庭审前,承办法官细致询问了张女士未能履行还款义务的具体原因,了解到她确实存在实际困难。在征求原、被告双方意见后,法官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这不仅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有效缓解了张女士的还款压力。
今年以来,息烽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贵阳市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五有”“五个规范化”要求,通过优化场所布局、整合部门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信息支撑、实时调度督办等举措,着力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协同联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目前,息烽县综治中心总面积1226平方米,办公区域功能清晰、布局合理。一楼为引导受理区,设有导引台、人民调解(法律服务)、行政调解、诉讼服务等7个服务窗口;二楼为多元化解区,分布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金融合同、行政争议等9个专业调解室,以及审判庭(速裁庭)、律师工作室、老法官调解工作室等14个功能室。此外,指挥调度区的大屏幕实时联通“雪亮工程”与省综治信息平台,实现指挥调度的可视化、智能化。
值得一提的是,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息烽县综治中心不仅整合了信访、司法等常驻力量,法院、检察院、人社等部门也派工作人员长期入驻,公安、住建等21个部门采取“轮驻+随驻”模式参与,构建起信息联通、风险联排、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四联”工作格局。
“努力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息烽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群众诉求的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等规范流程,坚持矛盾纠纷“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无论是线上平台录入还是线下窗口受理,均按照法治化规范化处置,确保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据介绍,该中心还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广“贵和码”线上解纷应用,强化“省综治信息平台”全流程智能管理,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实时监测、精准分流和全程督办。
息烽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成效,在具体案例中得到生动体现。不久前,温泉镇村民王某在刘某负责的搬运部临时务工时不慎被砸伤,因赔偿问题与用工方产生纠纷。此前,因其临时用工性质,诉讼未能支持其诉求。该事件反映至县综治中心后,中心迅速启动多元调解程序,统筹属地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多方力量介入,通过走访调查、证据核实和多轮协商,最终于10月16日促成双方自愿签订“协议书”,刘某一次性赔偿王某各项损失11.18万元,并约定了违约条款及司法确认流程。这起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经过专业调解得以圆满化解。
群众事,无小事。今年以来,息烽县综治中心线上线下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逾1.2万件,办结率达97.73%。下一步,息烽县综治中心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努力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反映、化解“最多跑一地”目标,在民生诉求处置上传递更多温暖与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